身為一位越南人,在體驗台灣布袋戲後,讓我聯想起母國的傳統水上木偶戲
筆者來台灣求學已經將近兩年,十分幸運有機會深入了解和體驗台灣布袋戲,而在體驗之後,也讓我想起母國的傳統技藝水上木偶戲,兩種偶戲皆為兩國獨特且富有歷史的傳統表演藝術。
筆者來台灣求學已經將近兩年,十分幸運有機會深入了解和體驗台灣布袋戲,而在體驗之後,也讓我想起母國的傳統技藝水上木偶戲,兩種偶戲皆為兩國獨特且富有歷史的傳統表演藝術。
台越混血的楊富江個頭嬌小,外貌像是位青春活潑的學生妹,更有個可愛的外號「江江」,整個人渾身上下的氣質被筆者形容是「從小吃可愛長大的」(她自己也這樣覺得)。甫從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畢業的江江,原本希望跟隨父母親的腳步從商,演戲算是無心插柳,但鏡頭前散發出的潛力讓人眼睛一亮,使得《徘徊年代》導演張騰元特別拉拔她的戲份,從路人晉升為重要配角。
或許現今走的人生道路與父母期待的不同,但周芷瑩笑說,參與戲劇演出最大的收穫是能獲得許多影像記錄,讓她可以傳回越南向父母說明自己到底在台灣做什麼,雖然父母還是希望她回頭當華語教師,但至少已經不反對她的演員夢了。
來台灣讀書之前,我以為在台灣生活充滿粉紅色泡泡,但是現在才發現,除了粉紅色之外,還摻雜了黑色、灰色...等其他顏色,讓我的留學生涯充滿了酸甜苦辣...
鄧麗君當年猝逝猶如巨星殞落,然而,其歌聲穿透力不因其辭世稍減,仍在兩岸三地影響著一代一代人,就像本篇故事的主角 -- 來自中國的青年E.T.(化名),來台求學後便將造訪鄧麗君長眠地 「筠園」 列入人生必做清單。
上圖圖說:《血統的原罪》作者杜晉軒與蔡勝添、鄔來、陳欽生前輩...
「朦朧的車窗外,我看到『澳門大學』四個字在雨中若隱若現,我心...
拍攝、剪接、撰稿、配音/李文馨 2019桃園市新住民一日運動...
撰文、攝影/鄭宛純 4月21日是印尼的特有節日 -- 卡蒂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