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開齋節也發紅包、吃粽子!?來看你不一定知道的開齋節習俗
撰文、照片提供/Tan Tsin(FB & IG 粉專「細說...
撰文、照片提供/Tan Tsin(FB & IG 粉專「細說...
有別於其他東南亞商圈或,大發黃昏市場中的商店招牌大多以越南文書寫,甚至在這裡逛菜市場,也能輕鬆買到越南的蔬果、辛香料植物,甚至很少見的醃製物。像是香茅、魚腥草、假蒟、香蕉花、鹹魚、各式越南糕點,像是粽子、法國麵包、越南煎餅、炸香蕉等等應有盡有。
筆者來台灣求學已經將近兩年,十分幸運有機會深入了解和體驗台灣布袋戲,而在體驗之後,也讓我想起母國的傳統技藝水上木偶戲,兩種偶戲皆為兩國獨特且富有歷史的傳統表演藝術。
在馬來西亞,每逢農曆年節前,我們常能見到一些店家或家庭圍聚在一起烤「情書」的景象 -- 情書?有沒有搞錯?烤這個要做什麼?可別誤會了,「情書」(原名 Kuih Kapit)是馬來西亞當地一種「年餅」的名稱唷!
臺灣的東南亞超市貨架上總是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小包裝商品,與國內一般超商或大賣場強調CP值的大包裝方式大相逕庭,原來這與移工在故鄉的消費型態有關。
我把這個小點心帶回家與越南友人分享,當他們一拿到這塊香蕉薄餅後,其中一位來自越南南部的友人連忙問說:「這是從哪裡買來的?為什麼在臺灣會有這個?」他還告訴我,這塊香蕉薄餅跟他們南越家鄉的一款零食「Bánh tráng chuối sấy」(字面翻譯:香蕉乾米紙)是一樣的東西。
端午佳節剛過,越南跟台灣一樣都有端午節,然而你知道越南人的端午節不以粽子為主食而是吃湯圓嗎?是的你沒看錯!此外,越南的端午節別名「殺蟲節 」(Tết diệt sâu bọ),聽起來非常特別,那麼不吃粽子的越南人是如何過這個節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