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如果在台灣,我說中國也是我的家,可以被允許嗎?

如果在台灣,我說中國也是我的家,可以被允許嗎?

撰文/李依靜

小P(化名)是在中國土生土長的陸籍新二代,國中才從中國搬來台灣求學,也很湊巧地,她與我的家人都來自貴州省,但我是在台灣長大,因此與小P的對話當中,我更認識了這個對我有點熟悉又陌生的國家 —— 中國。

我問起小P選擇來台灣的理由,她告訴我,當時在上海念書的她,由於當地政府政策規定非上海戶籍無法繼續在上海升學,她面臨兩個選擇,一是去台灣,二是回貴州。

小P選擇來到對她而言十分陌生的台灣,但很幸運的是,轉入台灣的國中之後,並沒有人歧視或嘲笑她的陸籍新二代身分,也順利交到一群好朋友,這也是她選擇繼續留在台灣升學的主因。

她告訴我,在上海念書時每個人都想要比別人更優秀,老師如果出一道作業是抄課文兩遍,班上有人會抄四遍交出去;且當時她所讀的學校,會把學生分為「上海本地生」與戶籍不在上海的「外來學生」兩種班級,她不清楚學校分配給這兩種班級的資源有沒有落差,但感受的到在校內兩類學生是涇渭分明。

不過來台灣後,她發現台灣的國中會避免使用「資優班」之類的詞彙,分班也很公平,在這裡的學習壓力沒有像中國那麼大,讓她有比較放鬆的感覺。

我們可能聽說過,中國的小學生上學都要戴紅色小領巾,小P說她的確在小學有戴過,且當時每天上學,都會有人在校門口檢查名牌、領巾有沒有配戴好,如果抓到有人沒戴的話,就會扣那位同學全班的分數,而且班上同學會知道是誰害全班分數被扣掉的。

有一次小P忘記戴名牌上學,她寧可躲在角落等到檢查的時間結束,就算自己被記遲到,也不想因為自己害班上分數被扣。

談到自己較適合在哪一邊生活,小P認為自己的語言、習慣、文化等都跟台灣比較合,她覺得自己在台灣適應得很好,甚至講話也越來越有「台灣腔」。

但當我和她談論到未來時,她對於未來要待在哪邊發展仍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小P目前正在申請台灣的永久居留證,未來她也有打算要領台灣身分證(但需放棄中國國籍),年輕的小P對於這些國籍的選擇感到兩難,或許等她再長大一些,就能做出對自己最好的決定。

一般民眾普遍認為,中國籍新住民在生活上相較其他東南亞國家的新住民更能夠適應台灣,但我聽過許多陸籍新二代分享,都表示自己的母親依舊遇到語言(主要是口音)以及飲食上的不習慣。

有一位同學就表示,自己的媽媽在應徵補教老師時多次碰壁,後來好不容易獲得工作後,又被家長抗議為什麼要讓中國人來教我們的小孩、擔心她會傳輸共產黨思想等,讓他媽媽十分難過,因為媽媽只是一位對於教育有熱忱的平凡女性。

台灣人對中國的刻板印象往往來自主流媒體的報導,偶而參雜一些獨立媒體的觀點,但這幾周我接觸了多位像小P一樣的陸籍新二代,在與他們不斷討論的過程當中,我發現中國人對台灣的認識也有蠻大的落差。

舉例來說,由於政治環境的關係,中國絕大多數人對政治漠不關心(或無法關心),大部份人對台灣談不上喜愛或是仇視,關於台灣的資訊主要都來自國家官媒的報導,甚至有些同學說,自家老一輩以為現在的台灣還想積極反攻大陸。

對於中國網友的愛國情懷,台灣的我們總是為其冠上「小粉紅」的稱號,然而這群與中國人交流最多的陸籍新二代,其實很能理解「小粉紅」的想法。他們解釋,中國人普遍的驕傲是來自腳下那塊土地,包括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傳承、龍的傳人等,這些未必跟中國共產黨劃上等號,但在對岸的特殊政治環境下,已經牽扯不清了。

擁有陸籍新二代身份的我們,可以體會台灣民主之花綻放的美麗、體會自由民主對台灣人的重要性,但我們偶爾跟隨家人回到對岸的「牆內」生活時,也體會到中國人有一套屬於他們的生活方式。

我們同時俱備兩邊血統,無法輕易地斷然說出我真正的家是哪一邊,只能盡量去同理兩邊的家,在政治的夾縫中尋找我們喜歡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