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搬出爸媽情史、撕開標籤糖果,來看五位新台灣女性的「燦爛時光」藝術展

搬出爸媽情史、撕開標籤糖果,來看五位新台灣女性的「燦爛時光」藝術展

撰文、拍攝/賴品潔

「妳從哪裡來?」「妳是哪一國人?」問題或許看似簡單,但是對移居來台多年的「新台灣人」,往往是一言難盡的課題。

五位與東南亞國家淵源甚深的新住民、新二代女性楊萬利、鄒佳晶、李珮菁、丁安妮、李佩香,不管是被迫連根拔起地遷徙他國、或是基於對「家」的渴望而漂泊海外,她們挖掘自己的生命歷程,化為藝術語彙,齊聚在台北市大稻埕的「阿嬤家 – 和平與女性人權館」,用五場個展開啟「好個燦爛時光藝術季」


「胖老師吳俊」陳韋鑑(左一)、燦爛時光書店創辦人張正(右三)、「阿嬤家」董事長葉德蘭(右一)以及其他五位新住民、新二代創作者合影。(賴品潔拍攝)

 

阿嬤家當舞台,讓女性自由發聲

本次展覽是由「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胖老師繪畫攝影教室」合作開課,五位學員進行為期一年三個月的創作課程,並在「阿嬤家 – 和平與女性人權館」開展。人權館董事長葉德蘭說,「阿嬤家」成立宗旨是打造一個讓女性人權能得以伸展、女性聲音得以被傾聽的場所,希望所有女性都有「回家」的感覺,她很開心台灣女性新住民也能在此說出自己的故事,在同樣是讓女性發聲的館所別具意義。


「好個燦爛時光藝術季」作品在大稻埕老屋「阿嬤家」展出,圖中並排的台灣與菲律賓國旗,為台菲新二代鄒佳晶的裝置作品,代表她台菲交織的雙重身分。(賴品潔拍攝)

燦爛時光書店創辦人張正表示,基於每個人對自己生命都有話語權的信念,書店一直以來扮演「搭舞台」的角色,讓人人暢所欲言,也是本次活動的動機。擔任創作課指導的「胖老師吳俊」陳韋鑑認為,當代藝術是個解放的藝術,移民工或許在語言表達上較為弱勢,但使用藝術語言交流,讓大家都能看懂讀懂,不分你我都是平等的。

陳韋鑑指出,五位學員皆有東南亞文化推廣的豐富經驗,是台外文化的橋樑,但是個人生命經驗則難以被看見。透過課程學員聚焦回到自己身上,挖掘自我說出自己的故事,是相當可貴的歷程。

「好個燦爛時光藝術季」策展人陳怡君強調,一般人對新住民常有既定的印象,限縮她們為母國文化代言人,而忽略個人的獨特性,就如同我們只能從同一角度看到正方體的三個面,但是透過展覽讓新住民為自己發聲,觀眾就能有不同角度的視野,每一位創作者也就像造了一艘船,帶觀眾駛向五個不同的燦爛世界。

 

破酥包養大的孩子:我是緬甸人,也是台灣人

因為家中經營雲南小吃「破酥包」生意,稱自已是破酥包養大的緬甸移民二代楊萬利,10歲因排華事件,隨父母遷徙來台。萬利的作品以「自在」兩字貫穿主題,從在緬甸不曾意識到苦難的天真自在,到在台化解身分認同難題的開闊自在,作品呈現了她尋找答案過程,以及三個國家元素與她生命的對話。


楊萬利的展名《破輸包》發想來自雲南小吃「破酥包」(右),其作品《30歲後的自在》(左)是一件懸掛的緬甸傳統長裙「籠基」(Longyi,筒狀裙子),下方則展示撩起裙子等傳統上被認為不雅的畫面照片,挑戰女性傳統規範。(賴品潔拍攝、製圖)

楊萬利祖籍是中國雲南,出生於緬甸,20多年來成長於台灣,母語是雲南話和緬甸話。「你是哪一國人?」對她來說是個難題,因為很難用單一國籍來定義自己。

移民經歷讓萬利飽受身分認同的困擾,她用不同語言包括台語、雲南話、緬甸語說出自己是誰,並記錄下外人對她不同說法的回應,觀眾可以打開櫃子拿起話筒聽錄音,也能寫下自己回應。楊萬利在現場還進行了一個「拔樹」儀式,把自製的大樹拔起,並帶著大樹跟她一起為觀眾導覽,代表著家族從緬甸被連根拔起,漂泊至台灣重新落地生根。


楊萬利作品結合「阿嬤家」的陳設櫃,櫃子裡設置了她關於身分認同的錄音作品,打開櫃子彷彿看見每個人內心隱藏的傷痛;一旁手工製作的大樹,則代表被連根拔起的移民家族。(賴品潔拍攝)

 

台菲新二代:邀觀眾站在我的位置,同理我的心情

台菲新二代鄒佳晶個展《我是誰?》的出發點,是以不同視角看待自己的生命,也希望觀眾從觀看她的作品,從而可以思考自己是誰。鄒佳晶曾到蘭嶼進行蘭花復育的田野調查,看見達悟族的對自身身分認同強烈,也影響她想尋根的動機。她將從中國廣東移居到台灣新竹的父親家族,以及菲律賓母親家族的遷徙路線做成地圖,也把爸媽自由戀愛相處的照片,甚至交往一年寫下的情書展示在現場。


鄒佳晶作品《矛盾與衝突》,邀觀眾踏進空間讓帶有偏見歧視的文字語言包圍,共感新住民、新二代的心境。(賴品潔拍攝)

鄒佳晶坦承,她以前最討厭被問的問題是「你爸媽是相親結婚的吧?」以及其他接踵而來針對新住民、新二代的歧視語言,她把這些文字印在布條上,懸掛在搭建的小房間四周,邀觀眾站在中間同理她的感受。

鄒佳晶過去參與過兩屆「台積電青年築夢計劃」,目前也在桃園經營南洋風味餐廳「Halo-Halo 南洋 x 餐館 x 雜貨」展開自己事業,她強調自己並非幸運,而是比任何人都努力爭取嘗試,她的作品《飛翔的翅膀》正是要鼓勵觀眾只要奮力突破,人人都可以有飛翔的力量。


鄒佳晶作品《飛翔的翅膀》鼓勵觀眾一起朝夢想飛翔。(賴品潔拍攝)

 

印尼華人的在台生活,拋下負面經驗向前走

在台留學、工作的印尼華人李珮菁說,上創作課的目的原本是希望多個機會讓國語更流利,沒想到促成她舉辦人生第一次個展。她提到自己的身份是印尼華人,雖然外觀看起來像台灣人、但不會說中文,在印尼成長、但面孔也不若原生印尼人,同樣遭遇身分認同的問題。她平常喜歡記錄生活,作品之一就是把7年在台生活的點點滴滴以照片影像呈現,集結成冊。


李珮菁平常喜歡到台灣各地走走,體驗不同風景,她把3百多張照片集結成冊,為在台生活留下紀錄。(賴品潔拍攝)

李珮菁認為人生有許多時候需要抉擇,例如移居海外、出國工作等等,這些選擇可能對未來有深遠影響,或許選了之後會後悔,但是人生仍要繼續走下去,未來還會有翻轉改變的選擇機會。

她在走廊通道地板上擺放了糖果,不同口味的糖果,象徵不一樣人生,觀眾可以選擇喜愛的口味,然而拿起糖果仔細一看,包裝上印有「誤會」、「被騙」的字眼,原來這是在異地生活的可能遭遇,李珮菁請觀眾吃完糖果,把包裝紙留在原地,即是把負面經驗留下,帶著甜蜜的滋味繼續向前走。


李珮菁的作品之一以面具和摺紙愛心構成(左),傳達身為女性,常會有長輩以關心妳、為了妳好為由,問妳有沒有結婚?有沒有對象?無形中給了很大壓力。另一件作品(右)則讓民眾自行選取地上糖果,進行互動。(賴品潔拍攝、製圖)

 

敲響金鐘的新住民:頭巾底下的我跟你是一樣的

總是準時到課的印尼新住民丁安妮,自嘲原本對藝術沒有興趣,也看不懂藝術展覽,甚至覺得沒什麼好看,很好奇為何有很多人喜歡看展覽,上了課之後才學習到從不同角度來理解藝術作品。

丁安妮來台19年,從看護工、通譯、母語老師、到獲頒金鐘獎的廣播主持人,工作經歷豐富,不過穆斯林的身分常讓她在街上被路人投以異樣眼光。


因應8月17日印尼國慶日,丁安妮以代表印尼國旗的紅白兩色布和蠟染布來布置展場入口,她手上的伊斯蘭典籍則是父親送給她,表達對遠嫁異國女兒的關愛。(賴品潔拍攝)

丁安妮因此將展名取為《不一樣的我》,實則反思雖然人有種族、宗教之分,但這些外在差異真的讓你我不一樣了嗎?她感慨的說,同樣穿戴頭巾的穆斯林婦女與天主教修女,在台灣社會卻有不同的觀感、路人常給予不同的態度。

丁安妮訪問了修女郝惠娟,和自己經驗作對照,讓觀眾思考其中差異,她也在展場提供穆斯林服裝讓觀眾穿戴,甚至走出展館到大街上體驗路人目光,再分享心得。


丁安妮作品《跑跑蛇梯棋》將流行於印尼民間的童玩遊戲蛇梯棋做成放大版,並加上在台親身經歷的情境,讓觀眾現場體驗。(賴品潔拍攝)

 

柬埔寨新住民搭高腳屋,在台灣找到自己的家

來台17年的柬埔寨單親媽媽李佩香說,創作給了她挖掘心靈深處的機會,喚出被遺忘已久的心理感受,開始正視自己的生命歷程。擁有自己的家庭是佩香長久以來的嚮往,展名《家裡的鑰匙》來自於柬埔寨的俗語「女人是家裡的鑰匙」,太太、媽媽對家庭而言是非常重要角色,身為女性的李佩香深有所感。


李佩香在母國與台灣皆歷經家人離散的傷痛,最後終於有了幸福的家庭,圖為錄像作品《致我很想念的哥哥》。(賴品潔拍攝)

李佩香的原生家庭並不圓滿,她下定決心嫁到台灣後,發現不管是娘家或是夫家,永遠都是「別人」的家,「那我自己的家呢?」李佩香不禁這樣想。

在台歷經風雨後,她與兒子終於打造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家,是以這次展覽她使用竹條建造了一座迷你版的高腳屋,代表著現在的家。高腳屋內布置了親子相處的照片和兒子畫作,外牆還有柬埔寨圍巾衣物,以及吊床和用舊衣做的布娃娃,是來自母國的記憶,還有紀念哥哥的錄像作品。


李佩香在高腳屋掛上各式白色手帕作為友情告白,是感念在台工作、生活期間有許多朋友給予支持,也有「手帕之交」意涵。(賴品潔拍攝)

台灣觀眾黃亭勻表示,新住民創作者帶著東南亞母國養分,加上異國生活經歷,再用「移民的眼睛」,回過頭去檢視自己生命中的轉折以及身分認同課題,是這次展覽最獨特之處,而選擇「阿嬤家」作為展場,讓五位創作者的作品與阿嬤家的常設展交錯並列,是很具意義的安排。

五位創作者的作品中,黃亭勻最喜歡李珮菁的糖果作品,她認為作品呈現的女性處境,不管是日治時期的阿嬤或是現代社會的女性移民,都承受了同樣的壓迫,她身為女性感受極深。

柬埔寨新住民觀眾陳秀麗則說,看到這麼多其他新住民的生命故事,離鄉背井只為尋求更好的生活,雖然辛苦,但她們仍勇往直前,藉著台灣社會的鼓勵支持與學習機會,進而找到自己人生方向,讓她覺得感動。「燦爛時光好個藝術季」也邀請文化界人士與5位創作者,在展期中進行對談,詳情請見好個燦爛時光藝術季


台灣觀眾黃亭勻最喜歡李珮菁的糖果作品,她認為作品呈現的女性處境,不管是日治時期的阿嬤或是現代社會的女性移民,都承受了同樣的壓迫。(賴品潔拍攝、製圖)

 

《好個燦爛時光藝術季》展覽:

▩ 主辦單位|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

▩ 策展人|陳怡君

▩ 指導老師|胖老師繪畫攝影教室

▩ 地點|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256號

▩ 活動日期|2020 / 08 / 15 ( 六 ) - 2020 / 09 / 13 ( 日 )

▩ 開放時間|星期三至星期日10 : 00 – 17 : 00

▩ 更多資訊請見展覽活動頁面 ▶ 好個燦爛時光藝術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