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圖說:今天參與沙嗲派對的新住民姊姊們,她們大部分都住在志學村裡,其實跟我們東華學生的距離非常近。(東南亞美食小組拍攝)
撰文/謝德星
拍攝/東南亞美食小組
清明連假時,多數民眾皆已返鄉掃墓,不少商店也閉門休息,不過花蓮志學車站附近一間由新住民經營的「翰霖早午餐」,卻洋溢著歡欣愉悅的氣氛,一場沙嗲派對即將悄悄在此舉行。
沙嗲(印尼語:Sate,馬來語:Satay)是一種風行於新、馬、印地區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美食,烤好的肉串淋上特調醬汁,端上餐桌後總是讓人食指大動。
負責策劃與舉辦這場派對的,是東華大學校內「移工與她的老人」這門課程的幾位學生組成的團隊,以及翰霖早餐店的印尼新住民老闆娘熊姐和鄰近的同鄉姐妹們,她們希望以美食作為媒介,拉近大學生與在地東南亞社群的距離。由於沙嗲的準備程序繁瑣,因此早在派對前一天,就已經有一批同學先到早午餐店與熊姐一起準備食材,主要是醃製雞肉以及去除骨頭等。
而當天下午,所有要參加派對的同學陸續來到店裡協助備料,並學習製作熊姐親授的印尼美食,如:沙嗲、Rojak(辣味蔬果沙拉)、波羅蜜、蔬菜甜不辣、lontong(椰汁咖哩米糕)等。熱心提供場地的早餐店老闆娘熊姐,耐心地指導我們如何串沙嗲,另外兩位印尼姊姊Mara與Yosi,也一起協助準備沙嗲醬料。
沙嗲醬料是由印尼甜醬油、蒜頭、花生、印尼椰子糖、台灣鹹醬油組成,可說是沙嗲串的精髓,如果少了這醬料,沙嗲的味道就不完整了,因此製作醬料的過程要非常專心,必須不停攪拌醬料、以防底部燒焦。姊姊們很貼心,還特別為不敢吃辣的同學準備不辣的沙嗲醬。
此外,Mara姐也教我們如何用印尼傳統的石臼製作「Rojak」(中文稱之為囉雜,一種帶辣味的蔬果沙拉)的醬料,這種醬料味道很特別,甜酸辣三種味道混合,而同學們也在這個過程中體驗如何使用印尼傳統石臼,相當有趣。
準備Rojak的同時,熊姐也向我們介紹來自東南亞國家的水果Bengkuang(粵語稱之為沙葛,台灣稱之為涼薯),它是Rojak這道料理中重要的食材,涼薯的味道有點像水梨,熊姐說我們今天派對用的涼薯比平時買到的還要好、水分充足,吃起來會特別鮮甜美味。
距離沙嗲派對開始的時間越來越近了,我們準備要將今晚的主角沙嗲串烤熟,然而或許因為大家烤肉經驗不太夠,花了不少時間才把爐火生好,正式開始烤沙嗲囉!大家分工合作把下午串好的沙嗲串烤熟,有些人負責顧烤爐、有些人負責翻轉肉串,在等待的過程中,我們也開啟話匣子與其他同學互相認識,畢竟大家雖然修習同一門課,但來自不同科系,剛好藉機彼此交流一下校園心得。
終於期待已久的沙嗲派對開始了,其他受邀的新住民姊姊與移工們陸續來到現場,有幾位新住民姊姊帶了一些不同的美食來,讓今天的餐點更加多元。在這場派對中,跟幾位印尼移工哥哥聊了後,得知他們來台灣將近2年,在距離這裡很遠的地方上班,這時熊姐拿出音響,讓大家一面享用沙嗲、一面唱歌暖場。
Sabrina姐熱情邀請移工們上來唱歌,其中一位移工哥哥唱了爪哇的家鄉歌曲,還有Peter與一個姊姊的情歌對唱,原來他們當中不少人都是擁有好歌喉的素人歌手。我們這一群同學也一同唱起我們熟悉的台灣歌曲,大家一起隨著音樂起舞、哼著歌的感覺很有趣。
更驚豔的是,後來出現一群新住民的小孩,這群小朋友的主題曲是洗腦神歌《小蘋果》,她們好活潑可愛、唱唱跳跳完全感覺不到疲憊。派對接近尾聲,大家開始收拾與準備離開,謝謝所有參與幫忙的同學,謝謝熊姐、Mara姐還有Yosi姐、Anni姐,此外也感謝一位早餐店的台灣籍常客、也是核心人物林大哥(林志益),他協助我們邀請許多移工與新住民參與這次的活動,讓今天的活動能夠圓滿舉辦。
希望這場活動能夠讓生活在花蓮志學區域的異鄉遊子們,能夠品嚐久違的道地家鄉美食與認識新朋友,並拉近在地東南亞社群與東華大學學生之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