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Asuka Lee
自從1980、90年代東南亞外籍移工、新住民大量進入台灣社會後,寶島上每一塊角落都能看到這群「移人」的蹤跡,位處東台灣的宜蘭也不例外,大至城市、小至鄉村,目前已有數萬名異國朋友定居於蘭陽土地上,然而無論是當地居民或假日湧入此地的觀光客,對移工、新住民都長期處於「既陌生、又熟悉」的狀態,雖然一定看過他們,但實際接觸過的次數屈指可數。
2017下半年,宜蘭縣政府文化局進行一次全新的嘗試 ── 藉由文化、藝術交流等軟性途徑,讓在地民眾以另一種角度看待這群於蘭陽土地落地生根的異國朋友,因此一場名為「偶遇的人生:文化平權系列活動」且長達四個月的盛事於焉誕生,從9月至12月間,文化局與在地NGO合作,連續舉辦「採訪志工培訓營」、「漂浮的家」、「演出到港」、「東南亞文化馬拉松」、「進入劇場」等五項子活動,期待播下文化平權的種籽,並於未來點點開花。
而五項子活動裡,「採訪志工培訓營」身為打頭陣第一炮,同時也肩負為整系列活動起承轉合的重任;從9月初開始,培訓營便對外公開徵求有意願想接觸移工移民的青年擔任採訪志工,並在9月24日舉辦培力工作坊,共吸引近20名來自各領域的年輕人報名參加,之後這20位學員將分成三組,於10月初進入宜蘭各地深入訪談移工移民,並陸續舉辦三場成果發表會。
9月24日的培力工作坊,將近20名的採訪志工學員聚精會神聽講。(Asuka Lee拍攝)
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秘書長李麗華向採訪志工介紹工會成立過程。(Asuka Lee拍攝)
隨著工作坊結束,青年採訪志工們分成三個組別,個別針對移工、移民生活的三個面向「食」、「婚」、「家」進行為期半個月的採訪及撰稿,而三場成果發表會也分別於10月28日、10月29日及11月5日舉行,筆者三場皆到場參與,第一時間觀看到青年採訪志工的努力成果。
第一場以「食」為主題的發表會於10月28日舉辦於員山鄉善牧天主堂,由三位年輕女孩程郁喬、鍾庭宜及劉家瑜以「漁食俱進的南方澳」為主題,來介紹她們在當地探訪東南亞商店及小吃店的觀察心得,首先她們先展示一份自行製作的南方澳東南亞美食地圖,並選出「阿娥的店」、「穆斯林聚集的印尼小吃」及「漁工Ali」這三段故事來做分享。
首先是身為印尼客家華僑的阿娥,因娘家貧窮而嫁給一位南方澳漁民,先生過世後獨立撫養三個孩子長大,並在當地以自己名字開起小吃店販賣家鄉料理,吸引眾多印尼漁工成為死忠饕客;接著另一家同樣有許多印尼漁工聚集的小吃店,由於店面三樓就是小型清真寺,三人也在對方允許下,前往三樓觀看穆斯林漁工們進行禮拜;最後她們在該店遇到一位會講國語、英語的印尼漁工Ali,也透過Ali口中得知,漁工很愛來這間店是因為「有提供免費插座及音響設備」,讓漁工們可以在此盡情滑手機、放音樂紓解鄉愁。
最後三人感覺是,南方澳就像一個民族大熔爐似的,除了巷弄有許多東南亞特色商店外,外籍漁工平日也會去看廟會、乩童、鋼管舞等充滿台灣本土味的民俗活動,來自各國的人混居在同一個場域,只要用心去彼此溝通了解,就可以打破語言隔閡的那道牆。
「食」組採訪志工製作的南方澳東南亞美食地圖。(Asuka Lee拍攝)
程郁喬(左)、鍾庭宜(中)及劉家瑜(右)展示她們發現的東南亞口味零食。(Asuka Lee拍攝)
文化局為讓大家實際品嚐東南亞風味,請東南亞新住民準備法國麵包、魚露排骨、黃薑飯三種特色料理於現場分享。(Asuka Lee拍攝)
隔天10月29日,場景換到人潮川流不息的冬山車站底下「粮心聚落」,並改由「婚」組志工接手發表成果,當天採訪志工代表廖冠維穿起印尼傳統服飾,與長期在泰、緬邊境服務的NGO工作者賴樹盛,一起訪問目前定居蘇澳鎮的印尼新住民藍薇娣。
本名Wiwik Kariati的藍薇娣來自印尼偏鄉農村,從小就跟家人一起務農、種菜、養雞直到長大,她回憶由於她小時候很愛哭,家人便以印尼語的Wiwik(一直哭)取作她的名字,不過彷彿眼淚都在小時候流光了,現在的薇娣變得很愛笑,每次碰到她都能聽見她爽朗的笑聲。
薇娣在故鄉有一段失敗的婚姻及一個女兒,成為單親媽媽的她為了撫養孩子長大,選擇成為海外移工並來到台灣擔任外籍看護,幸運的是她兩次赴台工作都遇到好雇主,甚至在第二段工作期間遇到感情第二春 ── 薇娣在買菜時透過鄰居介紹,認識一位做鐵工的台灣中年男性,雖然男方大他23歲,但兩人很快就陷入熱戀並結婚,她的身份也從移工轉變為落地生根的新住民。
然而不幸的是,婚後才四年丈夫便因肺癌去世,薇娣回想丈夫過世前陷入彌留狀態時,口中仍喃喃呼喊:「老婆我愛妳。」講到這段不禁紅了眼眶,還好有大女兒及出世不久的小兒子陪伴身邊,讓她撐過最難熬的低潮時刻。
「最苦的日子都過去了,現在生活剛剛好就好。」這是薇娣目前的人生哲學,擦乾眼淚的她,提到台灣這邊有許多好心人幫助她渡過難關,破涕為笑又變回那位大家熟悉的Wiwik,熱愛著目前所居住的第二故鄉。
「婚」組採訪志工廖冠維(右)穿著印尼傳統服飾,與賴樹盛(左)一起訪問新住民藍薇娣。(Asuka Lee拍攝)
愛笑的藍薇娣講到丈夫去世的過程,也忍不住潸然淚下。(Asuka Lee拍攝)
藍薇娣的生命故事十分感人,現場吸引大批民眾圍觀聆聽。(Asuka Lee拍攝)
藍薇娣目前人生的兩大依靠:大女兒(左)及小兒子(中)。(Asuka Lee拍攝)
數天後,11月5日舉辦於蘇澳鎮南安國中多功能中心的第三場成果發表會,除了有「家」組的採訪志工報告外,現場亦來了一群充滿活力的大學生,他們是國立交通大學的印尼國際志工「I DO 8」團,由於這群學生在暑假期間前往印尼訪問多位曾在台灣工作過的歸鄉漁工,因此當天受邀來此一起做田野調查分享。
志工團裡有一位印尼留學生Jonathan Parhusip,除了在訪問印尼期間擔任台灣學生的翻譯外,現場也上台報告他所觀察到「為何印尼人選擇出國當漁工」的動機,包括家境貧困、仲介費低、從小就從事漁業…等因素,其他台灣學生也介紹他們在當地遇到的幾位歸鄉漁工,有人幸運返鄉創業、有人在台灣工作期間發起罷工、也有人受到工作傷害斷了一條腿…種種各式各樣的事跡,記錄著他們曾經在台灣的勞動歲月。
緊接著上場的「漁」組採訪志工人數眾多,大家輪流上場講述他們在南方澳與外籍漁工接觸的經驗,有人在海邊散步時碰到印尼漁工的足球隊、有人被帶去小型清真寺看漁工做禮拜、有人遇到表情總是很酷的足球隊教練Irianto、也有人遇到臉上總是帶著笑容的「清真寺廟公」Abi,這些形形色色的漁工與場域,交織成富有東南亞味的生活百態,讓採訪志工們深感大開眼界。
當日受邀來客座分享的資深記實攝影師李阿明,長期於高雄前鎮漁港拍攝外籍漁工生活,他除了展示多張近距離捕捉漁工展露真性情的攝影作品外,言談間也不斷強調「不要用族群去劃分人」、「要把外籍漁工當人看」,足見其與漁工弟兄們所培養出的感情之深厚。
交通大學印尼留學生Jonathan Parhusip報告他觀察到的印尼漁工出國動機。(Asuka Lee拍攝)
交大志工團於印尼訪視的歸鄉漁工裡,不乏有在台期間曾遭受工作傷害者。(Asuka Lee拍攝)
「家」組採訪志工鄭雅嬬以「漁樂」為主題進行分享。(Asuka Lee拍攝)
「家」組採訪志工碰到一位管理清真寺的漁工,開玩笑說自己是此地「廟公」。(Asuka Lee拍攝)
長期在高雄拍攝外籍漁工生態的記實攝影師李阿明,不斷強調「要把移工當人看」。(Asuka Lee拍攝)
隨著台灣社會關心東南亞「移人」的程度越來越高,許多學校及團體不乏有樂於去接觸移工、新住民族群的熱情年輕人,但過往他們大多只能單打獨鬥、缺乏系統性的資源與整合;然而這次「偶遇的人生:文化平權系列活動」由宜蘭縣政府文化局主動出面號召採訪志工,並策劃內容豐富的工作坊及成果發表會,方使宜蘭地區的青年們得以齊聚一堂貢獻熱情、產出成果,由此可見公部門帶頭衝的「火車頭效應」不容小覷,足供其他縣市作為仿效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