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邱泰嘉
攝影/廖映彤、葉玟礽
8月2日這天,宜蘭縣冬山鄉的「IBU廚房 x 冬瓜山書店」舉辦「三合一:英文繪本、東南亞香料與甜品的共舞」講座活動,邀請在宜蘭定居多年的馬來西亞華裔新住民黃美媖擔任講師。乍看之下這是一場單純介紹異國文化的靜態講座,然而在現場撰寫報導的我們,很快就發現這場活動「很不一樣」。
活動結束後,我們跑去與美媖姐進行更多交流,得知她擁有與眾不同的語言教學理念,並將此灌注在她所主講的每一場東南亞文化體驗活動中。
首先,光是美媖姐挑選用來主講的英文繪本就相當特別 -- 她並非選用市面上容易取得的歐美童話繪本,而是大老遠購買母國馬來西亞女性插畫家 Emila Yusof 的繪本作品《My Mother’s Kitchen》(我媽媽的廚房),為什麼?這是美媖姐的堅持,因為這本繪本的文字與圖片都在介紹馬來西亞的料理與食材。
從小在馬來西亞長大的美媖姐,有極佳的語言天份,會講福建話、英文、馬來文、廣東話和華語五種語言,多年前嫁到宜蘭後,靠著個人語言造詣擔任英語老師維生,然而數十年在台的教學經驗,也讓她看遍許多台灣人學習英文的盲從心態。
美媖姐感慨,以歐美為中心的文化霸權深植在台灣各級教育體系中,國內的英文教科書很少讓孩子練習講述自己的文化,父母砸錢補習、孩子傾盡青春所學到的人事物,往往是隔著汪洋大海的異國而不是腳下的土地,導致台灣學生長大後,一旦需要用英文對外國人介紹自己文化時,卻三不五時就卡住、用不出精確詞彙。
「舉例來說,當外國人覺得滷肉飯很好吃、想知道它的名字是什麼時,一般人通常只能從腦袋中擠出 “pork rice”,但滷肉飯最精髓的明明是 “braised”(滷)的部份,一來一往之間就錯失了深入介紹自己文化的機會。」
這就是美媖姐為何要選用自身母國出版的英文繪本的原因,在她的教學理念中,講英文就是要從自身週遭熟悉的日常生活出發,而不是對著虛無縹緲的外國人事物一知半解。
強調「講英文就要從自身週遭熟悉的日常生活出發」的美媖姐,選用的英文繪本是由母國馬來西亞出版的《My Mother’s Kitchen》。
《My Mother’s Kitchen》以英文講述馬來西亞母親下廚的過程,右下角即為馬國料理常見的食材臭豆(petai)。
美媖姊另一本選用的英文繪本《Mommy Eats Fried Grasshoppers》(媽咪愛吃炸蚱蜢)則是由一位移居美國的寮國裔女作家所編寫,教導孩童不要用異樣眼光看待寮國的飲食文化。
活動開始後,美媖姐翻開繪本的一頁頁圖文,一邊遮住英文單字,一邊指著書中所繪的食材圖樣:「你看,這個石缽叫作 mortar,可以用來搗碎黃薑粉;而這個食材的馬來語叫作 petai,猜猜看是什麼?就是我們餐桌上會出現、味道很特別的臭豆。」底下的孩童們睜大了眼睛,伸長手臂指著繪本裡面出現的各式食材,爭相詢問是否為記憶中所搜尋到的味道。
視覺與聽覺上的認識,僅僅是美媖姐的語言教學的第一步而已,接下來,她馬上就要讓孩子們領悟嗅覺及味覺。
「如果要讓孩子去接觸一個陌生的新文化,最快樂也最容易的方式就是從『吃』開始,畢竟人類每天都要吃東西,因此我教孩子認識一道新料理怎麼唸的同時,也要讓他們了解這道料理吃起來味道如何 -- 但這還不夠,我想更進階讓他們去拆解料理的色澤、口感、氣味是怎麼來的。」
於是繪本的內容暫時告一段落,美媖姐帶領孩童及家長來到「IBU廚房」戶外的庭院,這裡有鄰近的東南亞新住民媽媽們種植的各式香料葉菜,她摘下一株帶有辛辣氣味的長型葉片讓孩子們試聞,孩子探頭吸著鼻子發出「哦~」的聲音:「我聞到了,是咖哩的味道!」「是的,這就是繪本中用來製作 Curry powder 的咖哩葉。」
她從戶外草木各異的土壤開始講起,介紹各種香料的外型、氣味、用途、以及會出現在哪些料理等等,最後,美媖姐也不忘提及關於這些香料的自身記憶:「這些葉菜放在我家裡的盆栽就可以種,想要煮就去現摘,既健康又新鮮,而且免錢又不佔冰箱空間。」
美媖姐在庭園裡現場摘下一株咖哩葉向眾人做講解。
美媖姐在庭院中介紹各種香料的外型、氣味、用途、以及會出現在哪些料理等等,對孩童們而言,這些不是虛無縹緲的外國事物,而是近在眼前、觸手可及的活知識。
「除了知道這些食材是怎麼來之外,像我們想吃家鄉味、但台灣卻沒有現成的可以買時,我們就要進入最後一個步驟:鑽研怎麼把它做出來。」
美媖姐再把大家帶回室內,現在她要教大家如何烹煮馬來西亞常見的甜冰品「珍多」(Cendol),首先她先把椰糖塊煮成咖啡色的糖漿,再加入白色的椰奶後作為湯底;另一方面她再將幾把斑蘭葉絞成汁液、混入澱粉熬煮成濃稠的綠色汁液,再將汁液擠壓倒入冰水中使其凝固成青綠色粉條,最後將湯底、粉條倒入碗中並鋪上一層碎冰便完成了。
只見這道手作的「珍多」呈現出青綠與咖啡交織的虎紋色,葉的芬芳、冰脆與滑嫩的相疊口感、奶與蜜的潤和味道滑動在喉舌之間,誠然是一道在盛夏午後拯救厭世心靈的消暑涼飲。
美媖姐手把手教現場觀眾烹煮馬來西亞常見的甜冰品「珍多」,圖為她正以斑蘭葉製作粉條。
活動結束後,美媖姐用更詳細的方式向我們講述她的理念,首先,她並不是排斥歐美文化,「不是說介紹歐美文化不好,而是我們的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有歐美文化。」她再三強調語言教學必須回歸本土本位的重要性 -- 無論從馬來西亞到台灣、從英文到繪本、或是從土裡、手裡再到嘴裡,她透過親力親為的方式,不斷衝擊國內語言教育的窠臼。
「讓孩子甚至家長一起在『土生香料、故事繪本、料理實作』中體驗到從零開始的語言教育、以及紮根在生命經驗中的味覺記憶,這就是我強調的社會意義。」
美媖姐訴說著自己從批判、抱負、到最終實踐的心路歷程:「我希望看到國內出版的語言教材,能帶有更多台灣本土和其他非歐美國家文化的元素,就像我自己一直堅持要使用東南亞國家的英文繪本一樣。」
她認為所謂的改革並不跼限於拋頭顱灑熱血的社會運動,所有的改革都是從最細節、也就是從「生活」中做起,就像她主持的這一系列認識香料、繪本、甜品的體驗工作坊一樣,誰說英文教學跟認識東南亞文化不能並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