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突破既定印象的人際關係:《穿孔城市》展覽以及女高中生尋找移工保母的故事

突破既定印象的人際關係:《穿孔城市》展覽以及女高中生尋找移工保母的故事

撰文、攝影/薛婕

「很多地方都血緣化、地緣化、學歷化,把世界變得一塊一塊的;然而,媒體、藝術希望做到的反而是把它模糊化,因此我們不需要去樹立文化邊界,真正的慈悲不是去關心你的家人,而是去關心與你無關的人。」

「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創辦人張正,用上述幾句話為7月26日於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 Taipei)舉辦的「MOCA講吧:穿孔找媽媽」做開場白,活動的特殊名稱,是由講座的兩個主軸「穿孔」與「找媽媽」結合而成,前者為台北當代藝術館當期展覽《穿孔城市》,後者為女高中生許紫涵尋找失聯十五年的兒時保母、外籍看護工 Dwi 的故事。


「MOCA講吧:穿孔找媽媽」講座主持人張正。(薛婕拍攝)

講座前半段「穿孔城市」由展覽策展人黃海鳴做分享,黃海鳴年幼離家、加上一個人在海外留學,讓他長期體會在異鄉孤單一人的滋味,在國外生活的經驗,讓他逐漸對於「別人是怎麼過生活」感興趣,自此致力於鑽研藝術領域中的「關係美學」(Relational Art),希望創作出有別於既定印象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世界上最有趣的事,是拿刀子把老公寓切開,可能一邊是孩子在慶生、一邊是老人病了在床上、一邊是夫妻在吵架。」黃海鳴笑談著,這便是他策劃《穿孔城市》的發想起源 -- 這是一個關於「空間」的展覽,在展品中討論空間裡面人的關係,雖然「穿孔」二字似乎暗示其並非光鮮亮麗的一面,但如黃海鳴所說「一個問題可能是一個很好的關係」,老舊的密集的老社區裡,可能有不同的人、不同的故事。

台灣政府推行新南向政策之後,島上各個城市有了新的面孔,這群「移人」在台灣有時被標籤化、有時被視為社會問題,然而黃海鳴希望藉由《穿孔城市》展現本地人與外來客們相互交流產生的新關係,因此邀請本國藝術家唐唐發以及他的印尼藝術家朋友、曾經在台灣當過外籍看護的 Pindy 一同參展。


《穿孔城市》策展人黃海鳴(左)以及本國籍藝術家唐唐發(右)。(薛婕拍攝)

 


擅長捏麵人創作的印尼藝術家 Pindy,曾經在台灣當過多年外籍看護。(黃其澤提供)

談到 Pindy,我們得先環顧台北當代藝術館的一樓展場空間 -- 眼前舉辦講座的場地,色調是陰暗沉重的,但在走廊的盡頭有一處橘黃色的角落,散發出溫暖、祥和的氣氛,暖色調的燈光照耀著幾件閃閃發亮的印尼精緻服飾,上頭懸吊著四、五尊動作殊異的皮影戲偶,另一個角落則擺放著 Pindy 所捏製的捏麵人作品。

捏麵人這項技藝,是 Pindy 過去擔任外籍看護期間,向一位本國籍師父學藝所習得。這次 Pindy 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的作品主題為《開齋節》,只見檯上一個個精緻可愛的小人偶,臉上都洋溢著逢年過節的喜悅,正是身為異鄉人的 Pindy 將她過去在故鄉參加開齋節的回憶,透過雙手化為作品的創作理念。

Pindy 感慨的說:「我們待在這裡很久了,我們很了解台灣,但台灣人不見得了解我們。」是以她希望透過台灣人熟悉的捏麵人作品來介紹印尼文化,希望彰顯印尼的善與美,進而被更多的本國人肯定。

這個橘黃色角落的展區稱之為《印尼雜貨店》,象徵著現代台灣在各地城鎮的小巷弄裡,偶爾會見到幾間寫著東南亞文字的雜貨店,現實生活中,這些小店不僅提供印尼獨有的清真認證商品,更提供移工、新住民朋友聚會的場所,雜貨店們的意義早已超越單純的商業行為,更多的是聯繫情感、延續文化的價值,甚至,也讓擁有求知慾的台灣人們獲得一扇認識印尼的櫥窗。


Pindy 的捏麵人作品《開齋節》。(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當天台北當代藝術館一樓角落的展區,名為《印尼雜貨店》,展出印尼傳統服飾、皮影戲偶等。(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講座的後半段進入「找媽媽」的部份,故事主角是一位年輕的台灣女高中生許紫涵,她也不是要找真的親生媽媽,而是想尋找一位十五年前在她家擔任外籍看護、與她感情猶若母女的印尼移工 Dwi,當年 Dwi 在紫涵家擔任看護照顧她奶奶,同時也成了紫涵的保母。

紫涵感性的說:「小時候我從起床睜開眼睛、到睡前閉上眼睛,都是 Dwi 陪著我。」後來 Dwi 工作合約結束後返鄉,長大後的紫涵會突然想起這段塵封已久的往事,是因為一場讓她哭醒的夢 -- 夢中的紫涵看見自己正緊追在 Dwi 身後,但 Dwi 卻頭也不回的走了,驚醒之後雖然發現只是一場夢,但這份強烈想找到 Dwi 的衝動卻一直存在紫涵心中。


許紫涵(中)在講座現場與失聯十五年的童年保母、印尼看護工 Dwi (右上螢幕)視訊,現場瀰漫著感人的氣氛,照片左方為《獨立評論@天下》總監廖雲章。(薛婕拍攝)

直到今年許紫涵在練習學測作文題目《睹物思人》時,想起了十五年前與 Dwi 分別時,Dwi 送給她的一隻泰迪熊,加上武漢肺炎肆虐全球,各國的情況都充滿不確定性,種種因素讓紫涵覺得「不能再等了,現在就要趕快尋找 Dwi!」於是她鼓起勇氣展開行動,寫了一篇尋人啟事《尋找我的印尼媽媽》並委託人翻譯成印尼文,後來跟著燦爛時光的志工一起到台北車站大廳,將此訊息擴散到印尼移工社群。

紫涵的願望打動了《獨立評論@天下》專欄、中央廣播電臺,以及許多台、印雙方媒體,各界人馬紛紛動員人脈在茫茫人海中撒網捕魚,最後猶如蝴蝶效應一般創造出奇蹟,今年母親節前夕紫涵終於與遠在印尼的 Dwi 透過視訊重逢,雙方哭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紫涵也將這段尋人過程寫成《跨越15年與3000公里,我終於找到 Dwi》一文。

《獨立評論@天下》總監廖雲章為講座下半場作結:「台灣社會裡,本國籍雇主與外籍移工常常站在對立面,但身為雇主家屬的紫涵卻與移工站在一起,雙方僱傭關係結束後,仍然記得這份人與人之間曾經存在過的情感。」

廖雲章的結語,呼應了講座開場時張正所說的:「去關心與你無關的人」,這也正是《穿孔城市》展覽中,所要傳達的「有別於既定印象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 就像是曾經在童年時期照顧過妳的印尼移工,也能與妳成為一對充滿深厚情感的無血緣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