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Asuka Lee
攝影/宜蘭縣政府文化局、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提供
時序來到2017年12月,長達四個月的「偶遇的人生:文化平權系列活動」也即將邁入尾聲,在該月的最後一項子活動「進入劇場」中,宜蘭縣政府文化局以設備齊全的宜蘭演藝廳為主場,分別在12月9日邀請南洋台灣姊妹會的「南洋姊妹劇團」來演出《看.見.我.們》,之後12月16日、17日再由宜蘭當地頗富盛名的「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連兩天演出壓軸戲碼《微塵.望鄉》,為全系列活動畫下完美句點。
值得一提的是《微塵.望鄉》兩天的演出場次中,12月16日是公開售票演出,12月17日則是針對特定觀眾的公益場 ──由於該劇的主軸與移工、新住民息息相關,當天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及勞工處特別邀請縣內的各國移工、新住民到場免費觀戲,劇中許多催淚橋段觸動異鄉遊子們內心最深處的鄉愁與親情,大家看完戲後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直說:「好久沒看過這麼感人的戲了!」
12月17日《微塵.望鄉》公益場演出前,菲律賓移工們排隊等待入場。
菲律賓移工們手拿《微塵.望鄉》的四語(印、菲、泰、越)版文宣開心合照。
兩位定居宜蘭的印尼新住民黃燕妮(左)與黃玉(右)也帶女兒來看戲。
由於來觀看公益場的數百名東南亞移工、新住民大多聽不懂中文,因此文化局與劇團特別下了一番苦心做準備工作,正式開演前,不但螢幕上輪流播映越南、印尼、泰國、柬埔寨、緬甸五種外語版本的觀戲守則短片,提醒觀眾劇場內禁止抽煙、吃東西、講手機等注意事項,接著再由各國通譯拿起麥克風,以東南亞語言向現場觀眾講解劇情大綱,協助大家在最短時間內進入劇情。
而這五支外語版本的觀戲守則短片,雖然每支都短短不到一分鐘,但其產製過程可是大費心力,因為這五支短片是「進入劇場」的兩組表演團體「南洋姊妹劇團」及「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共同切磋磨合出來的作品。
這兩組團體的共通點雖然都是戲劇,不過「南洋姊妹劇團」擅長的是描述新住民姊妹的心境轉折,「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則精於製作大小型戲偶並搭配真人演出,雙方在戲劇上各有其專精之處,恰好可透過這次「進入劇場」活動來做深度交流,於是在更早的11月4日及5日,便由文化局委託「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指導,在其根據地「利澤國際偶戲藝術村」舉辦兩天一夜的偶戲工作坊,邀請南洋姊妹劇團成員前來參加,並順道拍攝這五支外語短片。
當兩組劇團成員(主要多為女性)彼此相見歡時,頗有「英雌惜英雌」之感,南洋姊妹們雖然有多次站上舞台的演出經驗,但看到藝術村內五花八門的戲偶仍大開眼界,這兩天在「無獨有偶劇團」藝術總監鄭嘉音的帶領下,姊妹們不但學習到如何與沒有生命的戲偶對話,更學會如何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素材製作戲偶,整趟下來收穫滿滿。
最後工作坊結束時,姊妹們拿起戲偶,陸續在攝影機鏡頭前逗趣演出五支外語短片的內容,在眾人的歡笑聲下,結束這場非常富有意義的交流活動,五支短片也在12月17日的公益場正式演出前,作為宣導用途不斷播映。
南洋姊妹們在「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指導之下,學習操縱手中的戲偶。
透過兩日工作坊的交流,南洋姊妹們與「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彼此都收穫豐富。
印尼姊妹洪榮細(後排左)、屈秀芳(後排右)錄製印尼語的觀戲守則影片。
當《微塵.望鄉》正式開演後,觀眾們很快就被絲絲入扣的劇情牽引住情緒,該劇主軸主要圍繞在三個人身上,分別是在旅行社上班的台越混血女孩「馬莉莉」、馬莉莉家中垂垂老矣的外省老兵父親「文華」、以及負責照顧父親的越南看護「阮氏寶枝」,透過這三位皆有「移人」背景的主角,交織出一段悲歡離合的動人故事。
由於演出《微塵.望鄉》的「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專精偶戲,因此在三位主角中,「文華」一角不是由真人演出,而是由穿著灰色衣服的操偶員操作「文華」戲偶做出肢體動作並搭配配音演出。因此在觀戲過程中,觀眾必須試著忽略操偶員的存在,這幾位灰衣操偶員會不時出現在各場景中,有時操作戲偶、有時扮演女主角的內心人格,不斷在不同角色間做切換,非常考驗演員臨場功力,也讓現場觀眾看得目不暇給。
女主角「馬莉莉」除了要與真人演員對戲外,也要與許多戲偶對戲。
越南看護「阮氏寶枝」(右)與馬莉莉父親「文華」的戲偶(中),文華的肢體動作由灰衣操偶員(左)操縱演出。
灰衣操偶員具備多重身份,在此場景中她們扮演馬莉莉(右二)的內心人格。
當灰衣操偶員正在操縱戲偶時,觀眾必須試著忽略她們的存在。
除了三位主角外,劇情中其實還有一位戲份不多的關鍵性配角,也就是馬莉莉的越南母親「阿春」,而阿春與馬莉莉之間的親情展現,正是全劇最催淚的地方。此外由於劇中沒有外國演員,包括寶枝、阿春在內的越南人角色全由本土演員扮演,她們為此還特別去拜師學習越語的咬字發音,甚至還模仿越南人講中文時那種獨特的口音,不但讓許多台灣觀眾誤以為她們是真正的越南演員,也讓觀戲的越南姊妹們稱讚:「越語發音很道地!」
馬莉莉的越南母親「阿春」(左)戲份不多,但扮演劇情關鍵角色。
劇情中特別安排一場新住民美容院的橋段,藉此帶出移工、新住民在台灣社會裡所遭遇的悲慘待遇。
筆者曾在系列報導三「南方澳乍見皮影舞台劇 漁工、學子一齊觀戲同樂」描述過另一組表演團體「身聲劇場」演出的《厝邊皮影班》,恰好可以跟《微塵.望鄉》的演出方式做個小對照:首先《厝邊皮影班》主要以皮影戲搭配真人演出,影子在全戲中佔據重要地位,《微塵.望鄉》則主要以中小型戲偶搭配真人演出,但也有一兩個場景運用了類似皮影戲的呈現方式。
另外,《厝邊皮影班》劇情中三位移工角色僅擔任配角,《微塵.望鄉》則直接讓所有「移人」角色擔當主角重任,將新住民、新二代、外省人、外籍看護四種類型不同的移人角色全放入同一部戲,彼此之間戲份不但沒衝突,反而相互激盪出充滿感情的火花,讓人不得不佩服該劇之年輕編劇詹傑的功力。
《微塵.望鄉》劇中也有幾個場景運用影子元素來做戲劇呈現。
《微塵.望鄉》劇中也有幾個場景運用影子元素來做戲劇呈現。
《微塵.望鄉》全戲劇情的高低起伏掌握的非常精準,結局也收尾的十分漂亮,不但搏得全場觀眾掌聲,也讓移工、新住民們紛紛掏出面紙拭淚,於是散場時,大家紛紛跑去與該戲的看板與人物紙板合照,紀念這次難得的經驗。
在《微塵.望鄉》演出落幕後,也象徵「偶遇的人生:文化平權系列活動」全部告一段落,四個月時間說短不短、說長不長,但它的確在許多宜蘭住民的心中留下了一段深刻的記憶,或許,某位民眾從此之後願意對家中的外籍看護更好一點;或許,某位新二代從此之後不再鄙視媽媽的出身;或許,某位外籍移工會永遠記得曾有一群台灣人友善地邀請他們進入劇場看戲、還特別準備了貼心的外語服務……很多很多的或許,都或許會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默默地發揮著它們的影響力。
要做出眼睛看得見的建設很容易,砸錢下去就可以在短時間內做到,但要做出眼睛看不見、改變人心的建設很困難,耗費大量資源都不一定能做到;然而「偶遇的人生:文化平權系列活動」進行了一次勇敢的嘗試,在四個月內做出許多其他縣市花四年也不一定能做到的事,期待所有居住於蘭陽土地的外來異國住民們,將會是寶島上第一批最早獲得平權待遇的「移人」。
散場後,觀戲的菲律賓移工一齊與《微塵.望鄉》的看板及人物紙板合照。
印尼新住民黃燕妮(右)、黃玉(左)與《微塵.望鄉》的看板及人物紙板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