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圖說:在宜蘭頭城大溪診所服務三年的康世肇醫師,常為許多東南亞外籍漁工看診,而為了與病患做溝通,他甚至自學印尼文。(王筱珺拍攝)
撰文、攝影/王筱珺
炎炎夏日早晨,搭著火車來到宜蘭頭城鎮大溪漁港,從車站徒步沿著海岸線走,映入眼簾的是那一望無際的大海,如同一幅美麗的畫作,眼前這片美景讓我忍不住佇足、不想離開。在海邊附近,都能看見說著不同語言的漁工成群走在路上,有說有笑,爽朗的笑聲迴盪在海邊,成了這幅畫中美麗又生動的點綴。
然而,走進畫作的背後,卻又看見另一個值得被關心的層面。
我繼續沿著海岸線走著,來到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附設大溪門診部(大溪診所),這也是今日來大溪的主要目的,大溪診所為大溪里唯一一家診所,由於它也是距離大溪漁港最近的醫療單位,因此這裡看診的病患除了本籍人士外,經常會遇到許多外籍漁工前來求診。
關於這間座落於台2線濱海公路上的大溪診所,背後有個動人的故事。
位於宜蘭縣頭城鎮北端的大溪漁港,大溪診所便位於漁港附近。(創用CC 2.0授權,原拍照者陳良道,照片出處:https://www.flickr.com/photos/idisdao/34917341311/)
在雪山隧道還沒開通以前,宜蘭地區長期交通不便,特別是位於宜蘭最北端的頭城鎮,醫療資源比不上有大醫院進駐的宜蘭市、羅東鎮等地,特別是頭城鎮又分為「東南部」(城東里、城西里、城南里、城北里、新建里)以及「偏北部」(石城、大里、龜山、大溪、合興、更興),當地大部份診所及衛生所都位於「東南部」,而佔了頭城鎮50%土地面積的「偏北部」,居住許多捕漁的討海人及年邁長者,卻幾無醫療資源可用,萬一生病只能耗費時間及車程往返「東南部」看病。
1946年,宜蘭出身的李劍華醫師受到頭城鎮長請託,到大溪里開設了「大溪診所」,自此之後「偏北部」的居民們才終於有了一個能夠就近看病的地方,熱心的李醫師只要居民有需要,便著騎腳踏車外出看診、甚至搭船至外海的龜山島行醫,因此他被當地居民尊稱為「頭城史懷哲」。
然而隨著時間過去,2014年已行醫奉獻一甲子的李醫師垂垂老矣、無法繼續看診,但又不捨大溪診所就此關閉,所幸因緣際會下結識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的羅世薰院長,羅院長也認同李醫師在海角偏鄉行醫的理念,因此協調引進陽大醫院與陽明校友會的資源,並於2015年正式承接大溪診所,讓完成心願的李醫師得以安心退休。
頭城鎮「偏北部」居住許多捕漁的討海人及年邁長者,卻幾無醫療資源可用,萬一生病只能耗費時間及車程往返「東南部」看病。(創用CC 2.0授權,原拍照者Yoyo Yang,照片出處:https://www.flickr.com/photos/yoyo31/4720803417/)
今日我要訪問的,就是承接了李劍華醫師行醫理念、目前正在大溪診所服務的康世肇醫師,康醫師原先主要是在位於宜蘭市的陽明大學附設醫院服務,三年前被派至大溪診所支援,因此每週都要往返宜蘭和頭城看診。
在康醫師過去三年的看診經驗中,來求診的外籍人士主要分為三大族群,第一個是漁工、第二個是看護工、第三個是新住民,而外籍漁工裡面,以印尼籍最多、越南籍次之、也有一些少數中國漁工。目前穿梭在大溪漁港的漁船,多為50噸上下的近海漁業漁船,幾乎都當日來回,僅少數會出海作業三天,因此大部份漁工回港下班的時間多為下午,因此診所營業時間也配合他們的作息做調整。
談起這三年的看診經驗,康醫師說,根據外籍漁工求診原因觀察,可以推測漁工甚至是台籍船長,對船上的工作安全防護措施觀念都不是很好,有可能因為船上設備簡陋、空間狹小又悶熱,使得漁工們選擇不穿戴防護器具就上工,因此外傷是漁工最常見的就診原因,從割傷到骨折的情況都常發生。
尤其到了夏天,外籍漁工要在高溫烈日下工作,環境非常嚴苛,即便回港,多數漁工仍須住在船艙中,有些艙內個人起居空間大概像一個彈簧床大小,空間相當擁擠。在酷熱的夏天裡,船艙缺乏空調設備,這樣的居住環境令人難以想像,卻是外籍漁工的日常生活。也因為居住空間狹小,外籍漁工很容易爆發傳染病,像呼吸道疾病或皮膚病,一爆發就是一群人中標。
筆者(左)與康世肇醫師(右)在大溪診所合照。(王筱珺拍攝)
而在外籍漁工就診過程中,語言為最主要的障礙,由於必須頻繁接觸外籍漁工,康醫師努力自學印尼文,但若遇到較複雜的病況,仍會產生障礙,尤其初診過敏史的詢問相當重要,卻往往因語言障礙,使他只能請漁工先回去找仲介的翻譯再一起過來。
語言障礙也使外籍漁工們即便就醫了,仍不知道自己得了什麼病、或吃了什麼藥。我想起曾經有一位印尼看護朋友跟我說,當她生病去就醫後,一直到看診結束還是不知道自己得了什麼病,也不知道吃了是什麼藥,只看得懂藥袋上的1跟3(1天吃3次);而中文能力稍微好一點的外籍看護都這樣了,更不用說工作環境孤立、沒機會與外界接觸的外籍漁工,許多來台八、九年的漁工語言仍非常有限,甚至曾有位漁工跟我說,他來到台灣第九年時,只聽得懂「有」跟「沒有」,語言限制加上不友善的醫療環境,使得他們即使擁有健保卡,也繳納多年健保費,但看病這件事,仍距離他們好遙遠。
康醫師認為,外籍漁工都正值年輕力壯,不太有什麼慢性病,主要還是職業傷害造成的外傷居多。雖然漁工可以申請勞保的職業災害給付,這是他們應有的權利,但康醫師發現,這三年看診過程中多數漁工並不了解這項權利,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三年內只有一位漁工來找他填職災單。
年輕力壯的外籍漁工較少出現慢性疾病,較常因為職業傷害上門求診。(移人資料照片,照片中皆非當事人,拍攝地點為南方澳)
康醫師認為,未來政府應針對外籍漁工與船長、船主多加強宣導勞保職業災害給付之相關權益,當職災給付被落實後,不僅保障漁工權益,同時也可以增加雇主壓力,促使雇主去改善船上設備、降低職業災害發生。多數職業災害都是工作環境與人為因素造成的,許多漁船都相當老舊,設備沒有太大的更新,增加事故發生的風險。
另外,政府也應積極提升漁工與船主的職業安全觀念,經常在新聞聽聞的火燒漁船事件,就是職業安全觀念不足所釀成。康醫師提到許多外籍漁工、甚至是台籍船主,在出海前都會到漁港附近雜貨店把整箱的香菸與保力達B搬上船,而船上又有許多燃油,一不小心起火就會釀成劇禍,因此康醫師認為,不僅是外籍漁工,可能連台籍雇主對職業安全觀念都是不夠的。
康醫師提出兩個他認為對目前移工處境可以改善的地方,第一個就是確實執行外籍漁工的勞保職災給付,並藉此造成雇主壓力、促使雇主改善工作環境,否則只是形式上的宣導是無效的,因為多數漁工契約期滿後又會有新漁工補上來,很難使雇主願意去改善漁船環境;第二就是針對外籍漁工與船長、船主加強宣導職業安全觀念,降低海上事故發生的頻率。
最後康醫師感性的說,外籍漁工來台工作都有繳交勞健保,應該享有與本國勞工一樣的權利,不應把漁工當作奴工對待,是以當今政府積極推廣南向政策,應先從友善外籍移工開始,若國家連最基本的友善外籍移工都做不到了,南向政策的成效能有多好?令人相當質疑。
註:康世肇醫師目前有經營臉書粉絲專頁「海角行醫路:頭城大溪診所」,不定時更新大溪診所的大小事,各位讀者可前往專頁閱讀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