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圖說:南洋台灣姊妹會撰寫的《餐桌上的家鄉》一書封面。(彭政添拍攝)
撰文、攝影/彭政添
「我一直期待看見新移民女性的真實故事。」如今我看見了。
過去,我所知道的她們,不外乎就是被社會歧視的、有語言隔閡的,或是遭受各種不友善對待的,這些往往令人悲傷、難過,讓我覺得遠渡重洋來到台灣的她們,就一定會經歷這些令人惋惜的遭遇。
關於她們的新聞和資訊不曾缺乏,但我卻未曾感覺到離她們更進一步,更熟悉她們、認識她們和瞭解她們,甚至,我不知道她們的名字,也不知道她們的家鄉在何方?這種遠離貼近真實故事的感覺存在了一段時間,直到我閱讀了《餐桌上的家鄉》這本書,才讓我遇見漸趨完整的她們。
8月12日桃園市圖書館舉辦的「給桃園愛書人的備忘錄」系列活動,邀請南洋台灣姊妹會成員以「餐桌上的家鄉:台灣新移民女性沸騰的生命故事」為主題開講。(取自活動臉書頁面)
《餐桌上的家鄉》一書以「食物」為主題,將讀者帶入每一位新移民姊妹的生命故事中,它不只講述餐桌上的家鄉味,同時也書寫姊妹的童年時光、家庭生活與懷抱的夢想。曾經作為女兒,現在有了兒女;曾經努力追尋夢想的人,成了幫助別人完成夢想的人。時間流轉,但記憶還在,這二十五位姊妹的故事一一呈現在書中,故事難免會有波折起伏,有時溫馨,有時悲傷,但讀起來並不沉重,序中寫道,「我們希望透過一個個簡單的小故事記下那些對姊妹彌足珍貴的片段,那些她們希望分享、希望為人理解的片段;不為感動誰,不為激勵誰。」
我很難在這本書中找到太多的共同點,因為每個人的生命都如此不同,就像我們一樣,她們有不同的個性、家庭與夢想,也為了不同的原因來到台灣,沒有兩個完整相似的命運,但又因著緣分相知相識,在這塊土地上,以「新移民」的身分巧遇彼此。
「幾乎所有的姊妹都會說,在台灣吃到的家鄉菜一點也不道地,配菜不對、香料不對、醬料不對、濃度、調味、火侯……所有能不對的,都可以不對。」這起因於香料食材固然有方便簡省的作法,也有考量一般人能否接受的調整,南洋台灣姊妹會的印尼姊妹陳梅花說道:「早期台灣沒有那麼多印尼餐廳,有時想念家鄉味真的沒辦法吃到,真的吃到了,也會覺得味道不對。」
南洋台灣姊妹會的印尼姊妹陳梅花(右)認為,早期台灣沒有那麼多印尼餐廳,有時想念家鄉味真的沒辦法吃到,真的吃到了,也會覺得味道不對。(彭政添拍攝)
陳梅花介紹她在印尼常吃的幾項特色飲品。(彭政添拍攝)
食物不只是食物,食物可能是一個人的生命故事,也可能是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我一邊仔細聆聽這些姊妹的人生,一邊撿拾著那些南洋事,我才知道那段排華歷史對她們有什麼影響,曾經聽過的那些東南亞歷史突然間活了起來,真實的呈現在眼前。我又驚又喜,原來姊妹帶來的不只有飲食文化,還帶來大大小小的南洋故事,遠遠超過我想像的那樣多元豐富。
不幸的故事從未缺席,也未曾少過,婆媳問題的、經濟困難的、溝通不良的……說起來她們會遇到的不幸,跟我們可能會遇到的其實差不多,但有時候人生的幸與不幸往往很難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也成了生命的一部分。作為「人」,我們和她們的一樣多過不一樣,而她們與我們的差別在於「有沒有支持和依靠」,遭逢挫折,有沒有人可以訴說,往往她們沒有機會說,又或者不捨得說,苦往肚裡吞。
我希望不帶有任何先入為主的觀念去認識南洋姊妹,並做盡可能的忠實描述,我不想追求一個刻骨銘心的故事,卻把她們推向了悲情故事的主角,徒增過多的憐憫與同情,而這本書正讓我有了方向,去完整的認識一個人。本書執筆胡頎分享到,「這本書不是告訴你姊妹是什麼樣子,而是你可以怎麼認識姊妹。」
為《餐桌上的家鄉》執筆胡頎說:「這本書不是告訴你姊妹是什麼樣子,而是你可以怎麼認識姊妹。」(彭政添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