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圖說:民眾在中和華新街的新北市潑水節活動上瘋狂潑水交戰。(Asuka Lee拍攝)
撰文/陳宜均
攝影/Asuka Lee
4月16日這天,一出南勢角捷運站就感受到街上散發的歡樂氣息,隨著腳步愈來愈接近華新街,人群愈來愈多、氛圍愈來愈濃厚,直到路口處,映入眼中的是滿滿的人潮與瀰漫在空氣中的水霧 -- 今天是緬甸潑水節活動。
在緬甸的節日中,潑水節對當地人的意義如同華人的過年一般重要,約在每年四月中舉行,為期三至四天。整個節慶從僧寺浴佛禮拉開序幕,接著則是在街上潑人,最後的階段是進入別人家裡潑水,在泰緬族的文化中,水帶有潔淨的象徵,因此藉由潑水帶去前一年的壞運,以潔淨之身迎向新的一年。
2017新北市潑水節活動會場入口。(Asuka Lee拍攝)
民眾在會場入口處向佛像拜拜。(Asuka Lee拍攝)
而在潑水節也有一些特殊的規定與意涵,例如對長輩時不會像一般印象中那樣瘋狂的潑,而會以枝葉沾水然後輕輕地潑灑,另外對於身體較為虛弱、年長、生病的人,自然也是不潑,而在緬甸,男生亦會透過潑水表達對女生的愛慕之情。
如果不了解潑水節背後的意義的話,就氣候而言,四月中是緬甸最熱的時節,但在台灣並非如此,尤其四月常是台灣的缺水期,可能會覺得有點浪費水,但在了解相關知識後,就更能明白如同我們的過年一樣,一些慶祝儀式自然是不可少的,而在台灣的緬甸人及其後代也因身處外地,將許多儀式簡化,期間也大多縮短,沒有當地所舉辦的盛大。
潑水節當天的華新街猶如戰區,群眾拿著水槍、水桶見人就潑。(Asuka Lee拍攝)
潑水節當天的華新街猶如戰區,群眾拿著水槍、水桶見人就潑。(Asuka Lee拍攝)
潑水節當天的華新街猶如戰區,群眾拿著水槍、水桶見人就潑。(Asuka Lee拍攝)
潑水節當天的華新街猶如戰區,群眾拿著水槍、水桶見人就潑。(Asuka Lee拍攝)
潑水節當天是小孩最開心的日子,因為可以到處拿水槍射路人。(Asuka Lee拍攝)
活動會場亦出現來賣水球發節慶財的攤商。(Asuka Lee拍攝)
近幾年新北市政府舉辦的潑水節多在緬甸人聚集的華新街上,除了緬甸人歡慶過節外,也讓台灣人能夠親身體驗不同的節慶文化,今年舉辦的活動中,加入了許多文化層面的周邊活動,現場有緬甸傳統的民族舞、潑水舞等表演外,還有現場特納卡(Thanaka)體驗,這是一種由樹木磨成的汁液,塗抹在臉上有消痘美白的功能,在緬甸許多男女都會擦它用來防曬、保養及化妝,也可以用一些簡單的工具畫出紋路以作為裝飾。
而在街口處有一更為顯眼的擺設,由八座佛像圍成一圈,每尊佛像前都有供人浴佛的水,而在佛像背後有其各自代表的生肖,緬甸的生肖是依出生日分:星期一屬虎,星期二屬獅,星期三上午屬公象,星期三下午屬母象,星期四屬老鼠,星期五屬天竺鼠,星期六屬龍,星期天屬金翅鳥,每個人的生肖都有對應的佛祖,透過禮佛可祈福除病,在緬甸的許多佛寺亦會分成八個方位各自擺放這些佛像。
透過這次的參與,讓我能有機會對原本只有表面認識的活動更加了解,在現場大家的歡樂氣氛,用潑水表達對彼此的祝福之意,在渾身濕透外,彷彿真的洗去了身上的厄運,感染了街上每個人的快樂心情。
活動會場的舞台邀請表演者來表演緬甸傳統舞蹈。(Asuka Lee拍攝)
活動會場提供緬甸傳統服飾試穿,一位正妹穿上緬甸傳統服飾讓我拍照。(Asuka Lee拍攝)
活動會場提供緬甸傳統服飾試穿,三位年輕人穿上緬甸傳統服飾讓我拍照。(Asuka Lee拍攝)
民眾拿水勺往佛像澆水。(Asuka Lee拍攝)
活動會場擺設一隻會噴水的塑膠大象,十分吸睛逗趣。(Asuka Lee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