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雨後的彩虹》:來自高雄新住民媽媽的心裡話

《雨後的彩虹》:來自高雄新住民媽媽的心裡話

本篇報導由台北順風社「世界旅遊日慈善專案」獨家贊助。

 

撰文、攝影/王健寧

「我是來台灣當媳婦的,不是當傭人。」一句台詞 道出許多新住民媽媽的心聲。

來自高雄市臻愛天使兒少關懷協會的新住民媽媽戲班,在創辦人陳淑瑜社工的推動下,已經公演好幾場,甚至有企業特別邀請他們到場演出,但為什麼一個兒少關懷協會卻有這樣一個新住民媽媽們組成的戲班呢? 原因是身為協會社工的陳淑瑜發現,台灣社會裡新住民也是一群需要幫助的對象,於是成立了一個才藝班,吸引周圍的新住民媽媽們加入,也讓自己的生活能夠有所成長。

陳淑瑜坦言,才藝班剛成立時並不順利,來自不同家庭的新住民媽媽共處一個環境,一開始都會有些摩擦,但隨著開課次數增加,大家相處時間也逐漸成長,也就逐漸成為一個和諧的團體了。至於戲劇劇本的發想以及演出呈現等等,也都是由這群媽媽們一手包辦,劇本主題大多來自在異鄉生活所遇到的事情,例如本次7月29日早上在高雄鳳山婦幼青少年中心演出的《雨後的彩虹》,就是在講述家中對於來自不同國家的她們的不公平對待。

像是第一場戲《不要讓媳婦出門》描述的是一個新住民媽媽,要出門買菜卻還得幫在家打電玩的老公照顧小孩,還會被婆婆質疑出門的動機,婆婆甚至要求老公不能幫她辦身分證以免她落跑,就連媽媽想出門找工作也要接受婆婆冷嘲熱諷,想求助老公,卻被嫌打擾他打電玩,最後只能嘆氣,並接受。

《不要讓媳婦出門》劇中,新住民媽媽(右)遭受愛玩手機遊戲的老公冷落。(王健寧拍攝)

《不要讓媳婦出門》劇中,新住民媽媽(右)遭受飾演婆婆(左)的演員質疑出門動機。(王健寧拍攝)

而第二場戲《媳婦還是傭人》力道則再加重了些,是在描寫新住民媽媽幫親戚煮飯,但親戚一到家卻開始跟她公公抱怨她家事都不做,還拿她與外傭做比較嫌她花更多錢,卻又做不好事,當她送菜上來,又再嫌她不會做菜,更是把料理全部吃完走人,不留給她吃,而公公也不知如何是好,只得搖頭嘆氣,留下孤單一人的她獨自收拾。

《媳婦還是傭人》劇中,新住民媽媽(右二)遭受親戚排擠。(王健寧拍攝)

最後一場戲《我的心聲》則是新住民媽媽們對大家喊聲的一場戲,一開始媽媽想教小孩功課,卻被小孩以她不懂而拒絕,但後來受到朋友的鼓勵,新住民媽媽想踏出家門去學校,學習課程作為外語老師的培訓,原本反對的家人也受到親戚的說服而轉為支持。

故事的尾端,一群人圍著一名媽媽,她開始述說她從家鄉離開,到台灣一開始聽到的冷言冷語,到最後她不畏困難重新站起,而身旁的人也隨著故事情節,從跟她道別的家人,變成冷言諷語的台灣人,最後成為扶起她的那雙手,眾人最後排成一列,大聲喊出「每個人都值得幸福」為這部戲圓滿落幕。

《我的心聲》劇中,新住民媽媽得到家人支持出門學習,希望成為一位外語教師。(王健寧拍攝)

戲劇的最後一幕,新住民媽媽(中)講述自己來台灣初期遭受排擠的經驗,週邊的人頓時化作支持她的那支手。(王健寧拍攝)

《雨後的彩虹》三場戲劇演完後,所有演員站在台上向觀眾謝幕。(王健寧拍攝)

這場活動還沒有結束,之後新住民媽媽們換上傳統服飾,坐在台前等待民眾提問及給予回饋,有兩三位民眾提問,而台上的新住民媽媽也很熱情給予回應。

換上越南傳統服飾的新住民媽媽,坐在台上等待民眾給予回饋。(王健寧拍攝)

一位台灣民眾拿麥克風向新住民演員們提問。(王健寧拍攝)

新住民演員回應民眾的提問。(王健寧拍攝)

分享會結束,緊接著是桌遊時間,新住民媽媽分成四組,分別帶領一小群民眾進行越南桌遊,既有趣又燒腦,有些民眾從一開始摸不著頭緒,到最後旗開得勝,現場大家都玩得不亦樂乎。

新住民媽媽帶領孩子們玩起越南桌遊,既有趣又燒腦。(王健寧拍攝)

最後一個活動為風鈴DIY,造型取自越南傳統服飾-越南斗笠,簡單又不失創意,讓大朋友小朋友都樂於動手,而且完成還能向新住民媽媽拿取越南傳統零食當作獎勵,大家吃完都讚不絕口。

活動尾聲,新住民媽媽也邀請到場民眾拿著自己製作的成品來張大合照,為本次活動寫下完美句點。

新住民媽媽帶領小朋友進行DIY遊戲。(王健寧拍攝)

新住民媽媽帶領小朋友進行DIY遊戲。(王健寧拍攝)

所有參與演出的新住民媽媽與戲班創辦人陳淑瑜社工(前排右一)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