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土地公廟前的移工移民論壇:從台中協和社區看本國、外籍居民間的交流互動

土地公廟前的移工移民論壇:從台中協和社區看本國、外籍居民間的交流互動

撰文、攝影/鄭宛純

外籍移工、新住民進入台灣的歷史已將近三十年,然而最早寶島社會將這些外來人物當作短期過客,甚少去關心移民工來台後所遭遇的各項問題,導致本、外衝突時有所聞;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民間組織積極投入消弭本、外之間的隔閡,公部門力量也隨之跟進,社會大眾也逐漸接納這些來自異國的朋友們。

位於台中市西屯區的台中工業區內,有一處小小的協和社區,在過去的歲月裡,社區內也曾經爆發本、外之間的衝突,所幸社區發展協會成立後,積極讓這些衝突成為過去式,今年8月更在社區內舉辦兩場草根論壇,並邀請當地移工、新住民參與,讓大家坐下齊聚一堂、以談話取代對立,其作法值得台灣各地的基層社區借鏡。

從東海商圈的巷子往內再走十分鐘,少了商店和喧囂,取而代之的是一間間工廠,此地便是協和社區,由於工業區的人力需求極高,當地居民多半是從全台各地移居至此謀職的人,更有將近1/3的住戶是東南亞移工和各國新住民。

協和社區的街道上,各式各樣的東南亞小吃店林立,甚至連鎖便利商店裡也特別設置一個架位,擺放著移工、新住民們經常購買的家鄉泡麵和罐頭,讓協和社區儼然成為一個隱身在工業區之中的國際移民村。


連鎖便利商店擺放著進口的東南亞商品,讓定居在此的移工、新住民一解鄉愁。(鄭宛純拍攝)

然而,來自各國的移工、新住民們彼此語言不通,國情也有所不同,導致本國居民和外籍住戶容易產生衝突且不易溝通,是以創立於1998年的協和社區發展協會為了改善這類問題,從2010年至今推動許多異國文化交流活動,像是移工足球賽、越南斗笠彩繪、介紹印尼巴龍文化(Barong)等,也曾參與國際勞動節的遊行。

今年發展協會更決定在8月11日及18日這兩天,在社區內舉辦公開的移工論壇及新住民論壇,邀請專家學者、NGO到場做經驗分享,為協和社區提供本國及外籍居民融洽共居的借鏡,協會理事長洪振發希望透過這次論壇,將未來社區努力的方向做一次統整梳理,進而之後向市政府提出建議。

8月18日的新住民論壇,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越南新住民志工阮秀英做開場演講,與會來賓包括許多在地新住民協會、以及《緬甸街》雜誌編輯群、桃園望見書間、南洋姐妹會等。協和社區裡的老、中、青三個世代共襄盛舉,許多新二代孩子跟著媽媽一起來參加,負責聯繫居民的協會執行長陳錦雲,指著兩個新二代小朋友笑說:「我每天經過他們家,小朋友都會問我:『阿姨,活動是什麼時候?』所以昨天我又特地跑去提醒他們,今天下午要記得來參加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社區內的土地公廟(台中工業區福和宮)前方有一處遮陽避雨的活動空間,長期以來都作為居民的聚會場所,因此這兩場草根論壇亦舉辦在此處,大伙就在神明的照看下,一齊討論讓社區更好的作法。


論壇舉辦在社區內土地公廟前的活動場域,當日特別邀請社團法人台灣新移民協會理事長麥玉珍分享自己建立協會、幫助姊妹的心路歷程。(鄭宛純拍攝)


一對正在就讀小學的兄妹,跟著媽媽一起來參加新住民論壇。(鄭宛純拍攝)


論壇中間不時穿插由居民親自上陣演出的行動劇,劇情皆源自社區內曾經發生過的真實衝突,協會希望透過這種方式凝聚與會居民的共識,一起討論出最佳解決方案。(鄭宛純拍攝)

論壇上的本國及外籍住戶們都相當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嫁來台灣已經12年的新住民小媛表示,自己雖然在協和社區沒有遭遇歧視,也認識不少朋友,但社區內缺乏一個合適的場所或空間去凝聚在地新住民,因此當外籍姊妹們遇到困難時,常常不知道如何尋求協助,小媛認為如果能有一個場所讓在地新住民們彼此認識、建構起人際網路,就有機會相互提點,把生活上遇到的困難降到最低。

現場與會的社團法人台灣新移民協會理事長、越南籍的麥玉珍便提議,可以透過發展協會向政府申請一個新住民據點,其他居民則表示因為協和社區的範圍較大,現存的活動中心距離太遠不方便,擬申請設立第二個活動中心或許可以解決場所的問題,當然這得需要發展協會的努力。

在這次論壇舉辦前,發展協會特地訪問了200多位社區居民,當中也包括新住民和移工,洪理事長說,本國與外籍居民之間溝通最大的問題還是在語言上,語言隔閡導致雙方無法更深入互動,這議題經過論壇討論後,發展協會打算開設東南亞語言班,讓雙方能有長期且密切的交流。


發展協會將問卷內容翻譯成多國語言,並且依據國別列冊,提供與會的居民翻閱。(鄭宛純拍攝)

新住民論壇於傍晚六點結束,會後社區居民留下來共進晚餐。洪理事長說,這次活動的餐點都是與社區內的東南亞餐廳合作,像是越南餐廳「黃昏館」的新住民老闆阿長,就負責提供人手一碗的越南河粉。

阿長來台灣八年了,他在兩年前取得永久居留身分,並在協和社區內開了一間名叫「黃昏館」的越南餐廳,每到晚餐時間,店裡就會有大批越南移工聚集在此,一起喝啤酒、吃故鄉菜。

今年32歲的阿長身兼兩職,他白天在工廠上班,到了傍晚五點下班後就趕緊回來開店,這也是店名「黃昏館」的由來,阿長說,由於工廠薪資固定、調薪幅度也不大,在取得新住民身份後,才會想另外開間店、看看自己的能耐有多大,雖然上班之餘還要開店非常辛苦,但有兩三個要好的同事下班後會一起到店裡幫忙,目前都還撐得過去。


阿長經營的越南餐廳名叫「黃昏館」,因為他總是傍晚從工廠下班後才回來開店,這也是「黃昏館」的命名由來。(鄭宛純拍攝)


阿長(戴眼鏡者)的店裡除了賣越南菜,也販售一些雜貨,採訪時正好有熟客進來用餐,阿長趕緊為他們盛裝啤酒。(鄭宛純拍攝)

另一位當天也有出席的中國新住民玉華,則在社區另一頭開了一間投幣式卡拉OK,玉華來自江西省,嫁到台灣第六年,起初她都待在家中顧小孩,但隨著社區鄰居熱情邀請,玉華開始擔任志工、參加晚上的才藝班。之後在朋友的提議下,她開了這間卡拉OK,從下午一點開到晚上九點,大家下了班就過來聚著,每天都會有熟客購買魚、菜帶過來,玉華就免費為他們下廚,大家一起吃晚餐,這間小小的投幣式卡拉OK店儼然成為社區的另一個活動中心,甚至帶了些家的感覺。


玉華(右)的一位熟客(左)下班後去市場買了魚菜,兩人在路旁的露天廚房煮晚餐,玉華細心地準備蒜頭、辣椒等辛香料,方便烹煮客人帶來的食材。(鄭宛純拍攝)

洪理事長也提到,像論壇或成果發表會這種比較大的場合,一般外籍住戶通常會比較害羞、不敢來參與,因此發展協會也有另外舉辦一些較小型的 DIY 活動,吸引外籍住戶逐漸融入社區事務。

身為一個本國、外籍住戶高度混居的地區,協和社區發展協會不願再見到衝突的發生,多年來藉由劇場、論壇和工作坊等各式各樣活動,讓本國住戶對外籍居民的文化有更深認識、彼此互相了解,進而願意展開對話,有時候所謂的「跨國交流」不必搭飛機遠赴國外才能進行,而是在你我的日常生活中就能輕易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