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圖片圖說:蔡宇傑為了探尋稀有茶樹,就算是杳無人跡的國境邊界山區也照去不誤。(蔡宇傑提供)
撰文/Asuka Lee
照片提供/蔡宇傑
這天跟蔡宇傑碰面時,他一坐下就熟練地從背包掏出整副茶具,再拿出一包遠從越南帶回來的茶葉,跟店家要來的熱水淋到茶葉上後,頓時室內茶香四溢,但他試嚐了一小口,眉頭一皺:「味道不對,應該是水溫不夠,這壺我不滿意。」
他很快地把不完美的成品倒掉,轉頭去向店家討取水溫更高的熱水,再試泡了一次方才滿意點頭,倒了一杯遞到我面前,一喝下去果然甘甜清新、溫潤爽口,雖然只是一個訪談前的小插曲,但從中就能看出他對茶的堅持,簡直到了有點龜毛的地步。
蔡宇傑習慣外出時在背包裡攜帶茶壺、茶杯與茶葉,以利隨時隨地都能邀請朋友品嚐他的茶藝。(Asuka Lee拍攝)
蔡宇傑使用的越南茶壺,表面印有漂亮的越文書法字。(Asuka Lee拍攝)
台灣盛產茶葉,然而連鎖手搖茶攤出現後年輕世代趨之若鶩,使用傳統茶具泡茶逐漸與銀髮族畫上等號,我眼前的蔡宇傑正值而立之年、外貌斯文高挑,看上去與一般大學裡的青年學子沒兩樣,實在難以想像在這樣年輕的外表下,會有這麼「老成」的興趣。
「我大學唸政大外交系,那時同學之間流行去鄰近的貓空茶園打工,我也去了,大概從那時候開始接觸茶葉與茶藝,越喝越有興趣,慢慢就迷上茶館那種三五好友泡一壺好茶、天南地北聊是非的氣氛。」
蔡宇傑的母親來自越南,長大後他靠著自學練就極優異的越南語能力,大學時代就到處開班授課教越南語,也讓他時常登上媒體版面,成為「新二代」族群中的名人;當他大學畢業時,其實可以馬上投入職場、靠著外語能力謀得不錯的職位,但或許對「茶」有一生懸命的堅持,宇傑選擇走上學術研究的道路,考取台師大華語教學系碩士班,並決定以「越南茶文化」作為畢業論文的主題。
蔡宇傑靠著自學練就極優異的越南語能力,大學時代就到處開班教越南語,圖為他與曾經任教的基隆市暖暖高中學生合影。(蔡宇傑提供)
網路謠言成動機 為探尋「真實的越南茶」而做研究
「越南茶文化源遠流長,歷史上早在漢唐時期,就有茶葉貿易路線往來越南;雖然現在大部份人提到越南南部(南越)就直覺認為當地產咖啡,但其實有一段時間,南越的茶葉產量是多於咖啡的,這點連越南人自己都不是很清楚。」
一開口講起茶就頭頭是道,不難看出蔡宇傑做研究的紮實程度,為何想研究千里之外的越南茶、而非土生土長的台灣茶?動機有兩個,第一個動機是越南與台灣同樣有品茶、泡茶的文化,同時身具兩國血統的他在這件事情上找到共通點,至於第二個動機則十分有意思 ── 跟兩則網路謠言有關。
台灣社會不時會流傳將越南茶污名化的網路謠言,而這些謠言也促成蔡宇傑決心投入越南茶研究的動機。(圖片取自網路)
2014年底到2015年中,網路上先後出現兩則來路不明的消息在各大群組流傳,內容大意是統一超商旗下熱門飲品「茶裏王」使用越南茶葉並被驗出含有劇毒,雖然當事企業很快就出面澄清謠言子虛烏有,但仍造成國內民眾恐慌,一時之間「越南茶 = 有毒」的形象深植人心;再加上台灣社會長期流傳另一項謠言:「美軍打越戰時在越南大量噴灑落葉劑,造成越南土壤有毒」,新謠言加上舊謠言威力加倍,越南茶頓時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身為半個越南人且熱愛喝茶的蔡宇傑也注意到此現象,他冒出一個想法:「越南茶真的都是台灣人口中講的爛茶嗎?真實的越南茶又是什麼樣子?」靠著對茶的認識與研究,他釐清上述都是以訛傳訛的謠言,然而同一時間,他卻觀察到台灣的越南社群對這些謠言的澄清發聲非常薄弱,了解之後才發現,原來大多數越南人自己也不太懂母國的茶產業與茶文化。
蔡宇傑心想,既然自己長期都在教授越南語、推廣越南文化,那就用同樣的精神去做研究吧,且一定要跳脫台灣人的本位主義、重新從越南人的角度去認識越南茶,於是在確定錄取碩士班時,他就打定主意要以越南茶文化作為研究主題。
產於中國、越南邊境山區的「越南古樹芽苞」,是蔡宇傑最喜歡的茶款之一,沖泡後會飄出久久不散的木質香味,讓他相當著迷,諸如此類在台灣難以見到的越南茶葉,都被他收錄進碩士論文。(蔡宇傑提供)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隻身策劃赴海外田野調查
決定方向之後,2017年初蔡宇傑開始為論文做文獻探討,精通越南語的他透過管道找了不少跟越南茶有關的中、越文書籍,但越文書籍大部份在講述製茶產業現況,中文書籍又常對越南茶有偏見,至於他最想探索的歷史、文化、特色則鮮少提及。
「一位越南茶界老前輩曾經感慨,越南人喝茶的歷史悠久,茶文化其實早已融入越南人的日常生活當中,但現代人卻忽略了這件事。」蔡宇傑舉例,南越地區由於天氣炎熱,時常會有不具名善心人士主動沖泡一大桶冰茶擺放在人行道旁,供路上任何有需要的人(基層勞工、販夫走卒、甚至乞丐)免費消暑解渴,稱之為「冰茶文化」,這種人與人之間透過茶而產生連結的風土民情,正是他追尋的目標。
於是2017年春季,蔡宇傑策劃了一場長達半年的田野調查兼壯遊 ── 他以越南南部大城胡志明市作為起點,花費半年時間(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逐漸旅行北上到達終點河內,沿途拜訪各地的知名茶館、茶界名人、以及鄉村的茶產區,用最草根的方式去親身體驗越南庶民生活中的茶。
這趟壯遊聽起來很浪漫,但蔡宇傑其實很焦慮,因為文獻探討處處碰壁,出發前他僅能掌握30%的拜訪對象,其他事情只能到當地再想辦法,不過擔心再多也沒用,他帶上過去教越南語所存的六萬台幣當旅費,隻身飛往旅程起點胡志明市。
蔡宇傑與朋友們在胡志明市知名的「Hatvala」茶館品茶合影(上圖),該店販售多種帶有越南文化意象的茶產品(下圖)。(蔡宇傑提供)
那場橫跨北、中、南越的半年壯遊
到達胡志明市後,蔡宇傑透過朋友收留解決住宿問題,安頓好之後他便開始四處拜訪茶館與茶界人士,待在南越期間有幾個亮點,他與當地兩位茶界赫赫有名的作家范文婁(Phạm Văn Sau)及張圓珍(Trương Viên Trân)見到面(後者甚至不輕易接見外人),兩名前輩毫不藏私地與他暢談心目中的越南茶文化、以及將品茶融入文學寫作的經驗,這些談話都讓他心生景仰、獲益良多。
蔡宇傑與南越茶界知名作家張圓珍(左)在茶館會面,張圓珍對於茶文化的淵博學識與深度見解,都讓他心生景仰。(蔡宇傑提供)
兩人碰面時,張圓珍請他品嚐現泡的「鮮蓮花茶」,茶壺周圍還擺了一圈蓮花花瓣作為裝飾,造型相當雅緻。(蔡宇傑提供)
離開南越後,旅程來到中越更讓他處處發現驚喜,中越由於地形崎嶇,城市之間交通不甚方便,但這種隔離性的地理環境反而讓各城市發展出獨特的茶文化,以印象最深刻的峴港來說,他觀察到當地有些茶館蓋在寺廟旁邊,寺廟僧侶一早起來接見信眾時,不單只在寺院裡講道,有時也會轉移陣地到隔壁的茶館,僧侶與信眾一齊品茶、一齊論道,眾人在茶香中探索修道的真理,這不是刻意營造的觀光樣板,而是峴港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這種品茶與宗教結合的特色,使人激發更多對越南茶文化的想像。
峴港市內的「菩提達摩茶館」蓋在寺院旁邊,三不五時便能見到佛教僧侶們在此一邊品茶、一邊論道。(蔡宇傑提供)
此外在觀光勝地會安,他在當地踏進一間茶館「Reaching Out Tea House」時突然覺得很奇怪,因為該間茶館非常安靜、不像其他茶館充斥著談話聲,一問之下才發現這是一間雇用嚨啞人士擔任服務員的茶館,是以館內交談多以比手畫腳的手語為主,堪稱無聲勝有聲;而擁有數百年歷史的古都順化,曾是越南西山朝與阮朝的首都,過去當地曾以生產昂貴的「蓮花茶」聞名,這種茶原本只流傳於民間,到了阮朝時蓮花茶深受到宮廷喜愛,搖身一變成為身價不菲的貴族茶,雖然昔日皇朝已不復存在,但這段宮廷茶文化的故事仍流傳至今。
觀光勝地會安的知名茶館「Reaching Out Tea House」雇用嚨啞人士擔任服務員,館內交談多以比手畫腳的手語為主,堪稱無聲勝有聲。(蔡宇傑提供)
「Reaching Out Tea House」館內牆上掛著「The Beauty of Silence」(沉默之美)的書法字,相當有禪意。(蔡宇傑提供)
旅程尾段蔡宇傑到達河內,這座身為全國政治中心的首都城市同樣具有悠久歷史,河內不管上流社會或庶民階層,飲茶風氣都相當鼎盛,光是在還劍湖古城區就有超過200間大小茶館。以上流社會來說,有些高級茶館還兼具私人招待所或是拍賣藝術品的藝廊功能,裡頭提供的茶品也多是高級名茶;庶民階層部份,河內的大街小巷或是商店門口多半都有小小的茶攤,路上來往行人隨時都能坐下點杯冰茶休息聊天,從這些地方都不難看出,河內這座城市與茶的羈絆之深。
河內某間茶館的一桌茶席,當地無論上流社會或庶民階層,飲茶風氣都相當鼎盛。(蔡宇傑提供)
河內某間茶館內,兩名年輕人席地而坐,一邊泡茶一邊演奏樂器。(蔡宇傑提供)
走出河內市區後,一趟前往中國、越南邊境山區的行程更讓蔡宇傑驚豔不已,他在那邊看到一大群十幾公尺高、樹齡百年甚至超過千年的「古茶樹」,它們生產的是知名的「古樹茶」,與這些神木級龐然大物的初次見面讓他內心深受震撼,但與世界上大部份森林面臨的危機一樣,這個古茶樹聚落也遭受開墾過度、水土流失的危機,該如何保護這片淨土,端賴政府當局拿出更高的智慧處理。
蔡宇傑在越南以非常草根的方式做田野調查,圖為一位熱情的越南阿姨騎機車載他與研究所學長深入茶鄉探訪茶產區。(蔡宇傑提供)
通往茶產區的小徑相當原始,機車騎到道路終點後,必須換步行繼續前進。(蔡宇傑提供)
蔡宇傑與茶產區當地的兩位傜族居民(越南少數民族)合影,三人身旁是樹齡悠久的高大古茶樹。(蔡宇傑提供)
這壺泡完了,還有下一壺茶等著他去泡
歷經半年海外遊歷,蔡宇傑返台後先前往嘉義縣的「越在嘉文化棧」(由越南新住民導演阮金紅創立的跨文化交流場域)駐點半年,隔年2018年開始著手整理過去一年來在越南所蒐集的研究成果,並在多個學術研討會上發表。轉眼間,2019年春季他靠著論文成品《從文化主體性和茶產業談越南茶文化》獲得碩士學位。
研究所學業告一段落,但蔡宇傑的「茶研究」還沒畫下句點,2018年底他考取台灣教育部的公費資格,即將再次前往越南留學攻讀博士班,將自己的研究領域推往更高、更深的層次。
雖然拿到碩士學位,但蔡宇傑的「茶研究」還沒畫下句點,近期他即將再次前往越南攻讀博士班,將自己的研究推往更高、更深的層次。(Asuka Lee拍攝)
「生長在這個年代的新二代,獲得的資源與關注很多,但反過來講,我一直覺得是因為我剛好身為『某某新住民的小孩』,但那卻不是我自己。」他如此形容著。
因此看著他這幾年全心全意投入越南茶文化研究,我一直覺得那是專屬於蔡宇傑的叛逆與浪漫,在茶的領域他才能找回真正的自己,不用侷限於國內氛圍加諸在新二代身上的期待,而是有能力與眼界跨越國界、做出足以端上國際舞台展示的原創研究。
「你的茶冷了,我再幫你倒一杯。」他重新將我手中的茶杯斟滿溫熱的新茶,過去他以身為「新二代越南語教師」聞名,不過如今「越南茶文化的探尋者與傳承者」似乎是他更好的封號,這趟追著茶跑的人生,蔡宇傑的品茶之路現在才正要開始。
一起來聽蔡宇傑講越南茶文化!
如果您看完本篇報導後也對「真實的越南茶」感興趣,蔡宇傑將於近期擔任三場越南茶文化講座的講者,歡迎各位讀者點進以下連結報名,並依照時間地點前往與他面對面做交流。
第35次沙坑茶會 Shakeng Tea Club Taiwan 品茗交流,主題:越南日(新竹縣)
時間:2019年07月13日(週六)10:00-16:00
地點:沙坑茶廠(新竹縣橫山鄉沙坑村中豐路三段68號,台三線65.4K處)
費用:每人800元(當天繳費)
活動頁面(內有報名連結):https://tinyurl.com/yyzzyhmc
講給台灣人聽的越南茶與越南茶文化(台中場)
時間:2019年7月14日(週日)18:30-20:30
地點:SEAT南方時驗室(台中市中區綠川西街135號3樓,位於東協廣場內部)
費用:免費,限量16人
活動頁面(內有報名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38330030284821/
講給台灣人聽的越南茶與越南茶文化(台北場)
時間:2019年7月15日(週一)19:00-21:00
地點:季風帶書店(台北市大安區安居街34巷9號)
費用:每人300元,限量15人(入場時繳交)
活動頁面(內有報名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1407533950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