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一趟關於回家的啟發:《尋根》紀錄片校園巡迴演講分享

一趟關於回家的啟發:《尋根》紀錄片校園巡迴演講分享

撰文、攝影/洪嘉穗
照片提供/蕭語嫣

2017年初,六位具有東南亞血緣的新台灣之子們,藉由民進黨婦女部「東南亞尋根之旅計畫」的補助踏上他們的尋根之旅,循著父親或是母親的記憶腳步,找回生命中與南洋國度的連結。六位青年分別到了越南、印尼、泰國、馬來西亞四個國家,這段回家的故事也被拍成紀錄片《尋根》,希望在經濟投資取向的新南向政策外,還能透過更多「人物」故事的記錄,來讓生硬的政策散發溫暖。

近日《尋根》也在台北、新竹、高雄、宜蘭各大校園巡迴放映,搭配這六位尋根人的座談分享,聽他們講著「回家」的過程,與他們眼中的東南亞國度,藉由六位青年的雙眼,拉近了台灣與東南亞國家的距離。

10月19日晚上,東吳大學「思想餓化社」「外交事務研究社」共同主辦「東南亞不思議 —— 《尋根》紀錄片臺北放映會」活動,除了放映《尋根》完整影片外,也邀請片中六位尋根青年的其中兩位蕭語嫣、王劭宇到場做分享,為現場聽眾帶來不一樣的思想衝擊。

「在台灣,雖然我們常常會接觸到東南亞移民或移工,但很多時候我們對他們仍然很陌生。」這是越南新二代蕭語嫣的觀察,因此她希望透過這次的尋根分享活動,作為文化交流的橋樑,以另一種角度來認識越南,也以他們的視野重新認識台灣。而在這趟回到越南的旅程中,語嫣也訪問了幾位年紀相仿的越南年輕人,透過「台、越青年比一比」的方式讓台灣年輕人能接收更多的跨文化訊息與思維。

蕭語嫣(自拍者)希望透過與越南青年們的交流分享,讓更多台灣青年認識這群南方的朋友,而非過去的刻板印像與歧視。(蕭語嫣提供)

 

越南年輕人眼中的台灣?

蕭語嫣發現,許多越南年輕朋友對台灣的第一印象是「珍珠奶茶很好喝」,因此她也趁機推廣台灣的手搖杯文化,近幾年在越南也開始流行喝珍珠奶茶,但一試之下發現,越南的粉圓是彩色的,她笑說心中就像衝出廣告台詞般大喊:「這不是台灣的珍珠奶茶!」此外越南的年輕朋友也提到,台灣的影視文化影響她們很深,像台灣的偶像劇非常好看,在越南電視可以看到來自台灣的偶像劇,許多理髮店內有台灣男星言承旭的海報,理髮時可以直接說:「我要剪言承旭頭」。

反觀現今台灣的影視環境,在韓劇、日劇、及其他華劇的夾殺下,本土影劇已顯得有氣無力,是以聽到過往台灣的影劇作品能在越南發光發熱,讓她覺得感動又感慨。而除了影視流行文化外,台灣的海洋環境也讓越南年輕人羨慕,像她們會認為「台灣的海很藍、很漂亮」,羨慕台灣有碧海藍天的環境資源,不論是北海岸、花蓮還是墾丁,開車就能看到美麗的風景,讓她們羨慕不已。語嫣認為這是因為訪談的這些越南年輕人住在湄公河下游,水質早已汙染混濁,流入大海時也夾著沙泥,使得她們眼中的海好像已經不再是藍色,而是充滿憂傷的灰。

右邊為越南當地販售的珍珠奶茶(Trà sữa trân châu),粉圓比台灣大些,顏色也較為繽紛鮮豔,很有熱帶國家的氣息。(蕭語嫣提供)

 

尋根後的反思

台灣人接觸到的東南亞族群大多是移工及新移民,因此許多人會有著「東南亞人學歷、經歷並不高」的刻板印象,但在這次分享會上,蕭語嫣介紹她在越南認識的親戚朋友,有些是學習醫學、法律或是語文,其中有位越南朋友熱愛學習華語,夢想是來台灣學中文,因為台灣的中華文化傳統保留的相當完整,她希望透過來台交流更認識台灣,並在最近順利申請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的留學機會。

這些越南年輕人們各自懷抱著目標及夢想,對外來的前景充滿著期待,就像20幾歲正在念大學的我們,越南的年輕人並沒有不一樣,大家為了夢想和目標,各自努力向前,透過努力來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蕭語嫣(右)拜訪越南親戚家所開的婚紗出租店,她穿上美麗的奧黛與表姊(左)一同合影。(蕭語嫣提供)

然而在與越南年輕人交流的同時,蕭語嫣也開始反思台灣的政治社會,因為在越南,政府會干涉批評的言論,特別是網路上的評論,異議者有時會引來政府的「關心」。越南在共產黨的威權政治體制下,生活雖然穩定平靜,但人民的意見很難被政府了解與採納,而台灣常見的社會運動、或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在越南不易形成,因此語嫣也對台灣的民主社會感到更加珍惜。

 

尋根人眼中的馬來西亞

母親是馬來西亞華人、就讀國立臺灣大學日文系的王劭宇,也透過這次的尋根計畫,去了媽媽的出生地馬來西亞,當晚劭宇分享許多大馬的華人文化,讓台灣的年輕朋友們知道華人在馬來西亞的歷史與現況。

劭宇說,華文教育在馬來西亞是一個很敏感的議題,像是馬國教育體制上,國立中學是以馬來語做教學,若想要有華語的學習環境,必須到私立的獨立中學就讀,然而念國立中學與私立的獨立中學,對年輕學子是一個很大的分水嶺,因為未來的升學制度和考試管道是有所不同的。劭宇的母親是在馬來西亞完成高中學業後,靠著自己的能力考到台灣的大學,目前母親在台灣是一位傳道授業的國文老師。

對於母親多年來的努力,劭宇感到十分光榮,他也期許台灣社會能有更多的文化包容,真心敞開心胸接納不一樣的族群,也透過自己的尋根之旅分享,讓更多的大學生了解這群來自南方的朋友。

分享會上王劭宇向聽眾們介紹這趟尋根旅程的點點滴滴,以及他與馬來西亞母親的故事。(洪嘉穗拍攝)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