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張允中
有海的地方就有海南人,始自19世紀初,海南人下南洋,前往現今印尼、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等地尋求發展機會,至於文昌市更是海南知名僑鄉,據統計,旅居海外的文昌籍僑胞總數近130萬人,對照文昌市當前常住人口50餘萬人,足見文昌人「出走」力道之深。
來自海南文昌的黃良棟,1991年來到臺灣時只是個10多歲的大孩子,如今,走過20多個年頭,卸下制服搖身一變成為40外開歲的「型男主廚」,其經營麵館門口停放一部近年購入的二手偉士牌變速機車,黃良棟自承喜歡這款騎起來會「咚咚咚」的車子,戲稱「老男人就是喜歡這種有老靈魂的東西」。
「老男人」黃良棟口中的「老靈魂」:偉士牌變速機車。(張允中拍攝)
身在此處,麵館裡外窗明几淨,黃良棟料理時講究反覆以冷水沖麵條,讓熱騰騰的麵條得以收縮保持良好狀態,至於高湯則是用大骨和獨門調配中藥包熬煮,嗣後仔細切分滷製得宜的牛腱肉(或各式部位,皆是澳洲進口),入碗上菜前,更以煮麵水沖燙陶瓷碗,碗身一經高溫,能夠發揮保溫效果,縱使客人吃完麵、品完肉,所餘湯品本身還是能維持適宜溫度,讓人意猶未盡、碗碗見底,這點是老男人的堅持,重視品質。
至於餐點「色香味」,這位型男主廚有套專屬詮釋方式 -- 既然色在首位,自然有其道理,因此,整碗麵從麵條入碗、舀入高湯乃至配菜(青江菜)及擺放肉片(或肉塊),都有固定方式及位置,甚至當端上桌時,也會要求店內助理雙手托住麵碗,恭敬上菜,讓客人以最佳45度角欣賞眼前「作品」,麵條壓底,視線由遠及近,分別是牛肉和配菜,裏頭撒放蔥花,一副「小當家」上菜時的視覺饗宴。這點是老男人的堅持,以客為尊。
麵條壓底,依序是牛腱肉、牛肚和青江菜,搭配蔥花,一碗美味準備上桌。(張允中拍攝)
這家位於新北市蘆洲區的麵館,是黃良棟2016年退伍後,同年11月開業迄今的心血結晶,2年多的歲月,幾乎全年無休,僅在農曆年節時返回文昌探望雙親及家人;復因店內主打牛肉麵,因此他自我調侃是「牛肉麵店界的二兵」(做多領少),藉此激勵自己拿出吃苦耐勞的精神,這點又是老男人的堅持,奮鬥不懈。
這位老男人的確是「老ㄟ」(閩南語發音),空軍一等士官長退伍。黃良棟回憶道,1987年兩岸開放探親後,隻身在臺灣的外祖父林猷暉(祖籍海南文昌,國軍陸軍少將)提出申請,將他自海南文昌接來臺灣,1991年初抵臺北,當時他未及完成高中學業,尚有簡繁體字轉換學習需求,因此向來重視教育的外祖父便送他到台北車站附近的南陽街補習,期待能夠考上大學延續學業。
然而事與願違(當時大學聯考率取率未及五成),後續經友人鼓勵協助,黃良棟報名空軍通校技勤士官班,他未曾想過從海南島來到臺灣島後,竟會成為軍公教一員,而且還是軍人。起初入伍,心中暗忖當個幾年就退伍了,然而居然就此結婚生子,一眨眼服役10年,接著就滿20年了;自1995年入伍,一路從下士、中士、上士,再從士官長幹到「頂天」的一等長,2016年7月功成身退,成就逾 20年軍旅生涯。
從軍後,駐地從臺北市六張犁起步,數年後轉調桃園中壢,長期在通訊專業中(原先報考大學聯考第一類組)努力耕耘,一步一腳印充實本職學能,兢兢業業承上啟下,戮力完成上級交付任務,與同僚保持良好關係,用心帶領連隊,累積可觀人脈存摺。
昔日黃良棟因長期於桃園中壢一帶服務,受當地飲食文化影響頗深,店裡目前另一招牌料理即為當地著名的米干,加入牛肉化作牛肉米干亦是一絕。黃良棟娓娓道出在他接近退伍前,因緣際會結識朋友,友人擅長料理牛肉麵,回想當時他品嚐友人手藝時,麵、肉、湯一入口滋味令人驚艷不已,遂萌生拜師學藝念頭。
不過嗜好愛吃和開店做生意可謂天差地遠,退伍後他心一橫,決心頂下一家店面,從接手餐飲生財器具到正式營業僅僅不過3、4個月時間,黃良棟憑著一股分享美食的熱忱和信心,一路走到今天。
店面置身住宅區巷口,離核心商業區稍遠,平日白天時段登門用餐者較顯稀落,黃良棟的好人緣在開張之際,發揮巨大鼓舞效果,無論曾共事的同僚、或帶過的弟兄,有了一個重新聚集的理由:「走!我們到棟哥的店敘敘舊,看看棟哥。」如此,舊識朋友以實際行動表達支持,至於街坊鄰居的關心問候,亦是溫暖可靠的力量。黃良棟清楚記得,起初有位客人,幾乎三天兩頭就會上門吃牛肉麵,每每餐後不吝給予稱讚,這股肯定便轉化成為推促自己堅持到底的決心,如今,這位客人仍不時造訪。
「撐下去就是你的。」這句話對於曾經服役的人而言,自是熟悉不過,尤其黃良棟軍旅出身,感受特別深刻,畢竟自己也曾猶豫、也曾退縮,不過,當咬緊牙關面對當下處境,下一步隨即海闊天空。
色香味之「色」字當前,重視麵碗內配置擺設,少不得視覺饗宴。(張允中拍攝)
猶記得退伍之初,他選擇自個兒單車環島,因為車速不快,離開北部進入中南部後,一路上錯身而過的行人,從臉孔裏面,似乎能夠讀到男女老少身上的故事,便這麼累積感受回到臺北;隨後,闊別廿多年重返海南文昌,那種感覺相當奇妙特殊,恍如隔世般返回自幼出生成長之地,家鄉街道、建物「改頭換面」自是不消說,偶遇兒時玩伴,昔時10來歲小夥子如今同樣跨過「不惑之年」,時光飛逝簡直不可思議。
同樣經驗在外祖父身上,充分印證何謂「少小離家老大回」,只是,黃良棟慶幸自己雙親健在,尚能反哺報恩,至於外祖父初次返鄉,其父母親早已不在;多年前外祖父高齡90餘歲辭世,其一生少小離家,經歷時局動亂,逾「花甲之年」始初返故鄉,也就僅僅這回,將孫子輩帶來臺灣後,腳蹤未曾再次踏回這塊「椰鄉」之地。
椰樹是海南名片,常言「文昌椰子半海南」,足見文昌一地椰樹茂盛成林景象,深刻影響住民有關飲食、保健、藝術等領域發展。椰樹幾乎無求於人,卻奉獻一切;不需人工護理,卻果實纍纍,這便是椰樹精神 -- 不僅挺拔秀麗可抗強風,更重要是願意奉獻的「無私精神」。
如同黃良棟的外祖父林猷暉老前輩,歷經兵馬倥傯歲月,幾經波折來到臺灣,卸下戎裝憑藉自修英文專長任職於退輔會以迄退休,當時局露出契機時,選擇將家人帶至臺灣,終其一生如同故里椰樹般—無私無我犧牲奉獻。
這點,黃良棟從外祖父身上學習甚多,祖孫倆一脈相承,同是少小離家,同是選擇軍旅行伍,外祖父長眠於臺灣斯土,黃良棟則是延續其生命力,繼續在新天新地裡發光發熱。如今,以「牛肉麵店界的二兵」之姿投入餐飲業,期許以最佳品質和客人分享美味佳餚,堅持初衷、勇敢走下去,像是椰樹般堅毅挺拔滿滿豐收。
重視品質、以客為尊是黃良棟經營之道。(張允中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