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圖說:來自馬來西亞獨立中學的華裔學生,是許多台灣人求學期間幾乎都會碰過的族群。(白偉權提供)
撰文、製表/彭政添
照片/白偉權提供
筆者序:馬來西亞僑生,是大部份台灣人在求學生涯中幾乎都會碰到的一個族群,這個族群人數眾多,國內各大專院校幾乎都有他們蹤影,當您與這群來自異國的同學們相處時,或許會問:雖然他們同樣講中文,但為什麼口音這麼奇怪?還有,為什麼這些僑生不在自己國家升學、反而跑來千里之外的台灣唸書呢?
然而,若您深入去了解認識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的發展,才發現華人要在這個國家以中文求學,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一個國家如果能擁有良好的教育系統,多半跟政府的支持有關;但要是政府不支持、甚至還成為教育發展的阻力呢?那是我們未曾體會過的遭遇,卻曾發生在你我身邊的馬來西亞僑生身上。
大中華地區(中港台澳)之外,馬來西亞是唯一擁有完整華文教育系統的國家,從小學基礎教育到大專高等教育看似完備,卻是當地華人社會一點一滴努力累積的結果,歷經黑暗時期、華教斷層危機等重重困難,甚至21世紀的今天,仍受單元化教育的影響,但是他們都挺過來了,直至今日仍在努力爭取教育上的平權,並盼望著更美好、族群更和諧的馬來西亞社會。
擁有2800萬人口的馬來西亞是個多元民族的國家,馬來人、華人、印度人通稱為「三大族群」。但在馬來西亞的憲法中,將馬來西亞公民分為土著(Bumiputera)和非土著兩種,前者指的是馬來人和其他原住民,後者指的是華人和印度人。自獨立建國以來,就以「馬來人同意接納華人及印度人為本國公民,惟後者須承認馬來人作為當地馬來土著(Bumiputera)所專享之特殊地位。」這樣的社會契約原則來定調憲法。
所以在馬來西亞憲法中,既有符合普世性公民權原則的憲法條文,保障每一位公民在權利義務上的平等;卻也有以族群身分來界定不同公民群體的權利,與普世精神背道而馳的關鍵條文。馬來西亞憲法的內容架構影響了日後國家政策的實施,不同族群的政治、文化及教育發展也深受其影響。
馬來西亞由馬來人、華人及印度人三大族群組成,在憲法上,馬來人和其他原住民稱為土著(Bumiputera),華人及印度人為非土著。(彭政添製表)
綜觀東南亞華人社會,馬來西亞華人的公民權益與其他國家相比似乎不差,也在經濟、教育、文化等多項領域有相當成就,但以馬來西亞華人自身的觀點出發,卻是不滿居多,起因為國家政策的不公,讓華人在各領域的發展上受到諸多限制或排擠,在這數十年來的權益爭取中備嘗艱辛,不公平的公民待遇衍生了憤恨情緒,馬來西亞華人淪為馬國實質的「二等公民」,他們的親身經歷是切身之痛。
相較於其他東南亞華人社群,馬華社會保有了相對完整的傳統文化,包括語言、習俗與信仰,這當中「華文教育」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若從第一間檳城所建立的私塾算起,馬來西亞華文教育有將近200年的歷史,但一路上的教育發展卻走得相當艱辛,然而,馬來西亞華人抱著堅毅的決心與毅力,遇風雨而不改其志的克服了教育上的重重阻礙,使華文教育有今日的成就與規模。教育除了使子女在社會階級中有向上流動的機會,也讓華人的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延續,維繫華人的族群認同,因此,華文教育這個議題長久以來受到馬華社群的重視與關注,不僅要興辦,更要越辦越好。
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簡史(整理自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官網《馬來西亞華教195年簡史》,彭政添製表)
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的現況
自1970年代開始,馬來西亞將既有的英文中、小學全面轉換成馬來語教學,數十年內就徹底消滅英校教育系統。於是,1980年代至今,馬來西亞國民教育體制內的小學系統僅剩三個,即以國語馬來語教學的「國民小學」(簡稱為「國小」)和華語或淡米爾語教學的「國民型」小學(分別簡稱為「華小」與「淡小」)。據董總資料與檔案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華小學校數量有1297間,有54萬多名學生。
中學方面,體制內僅剩下馬來語授課的國民中學,不願接受改制的華文中學演變成今日的「獨立中學」(簡稱獨中)。在1973年至今的數十年的努力復興,獨中的數量已成長至60間,且近年來學生人數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目前已有84604名學生,將近是1973年學生人數的三倍。
近年來,獨中學生人數不斷成長,2016年已有8萬多名學生,將近是1973年三倍。(彭政添製表)
獨中的辦學普遍受到馬華社會所支持,其辦學的成效與馬華社群的凝聚力有關,相對於其他政府學校,華人對於華校的教育與辦學更有信心,除此之外,董總對於獨中所促進的整合也有很大的功勞。董總負責統整全馬60間獨中的資源,其中最主要的任務為劃一教科書及舉辦統一考試,讓獨中生透過統一的教科書與考試,建立起獨中教育的公信力,進而使國外大學及馬來西亞私立大專院校承認獨中的文憑。董總往往被喻為「華人的教育部」,但它無法提供經費補助各所獨中,所以對於獨中的行政並沒有影響力,獨中各自獨立運作。馬來西亞寬柔獨立中學大禮堂,建築物使用繁體中文字,上面也有馬來文名稱。(白偉權提供)
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的困境與危機
在小學方面,雖然現今體制內仍有三種母語源流教育,但華小所獲得的撥款長期不足,每年須向社會募集龐大經費。董總指出,儘管華小學生人數佔全國各源流小學生的21%,但每年只獲得2.4%至3.6%的撥款。
華小學生人數約佔21%,卻僅獲得3.6%的政府撥款(左下圖,彭政添製表)。華小每名學生平均僅獲得274馬幣(約新台幣2068元),遠低於國民小學的2000馬幣(約新台幣15100元)。(右下圖,彭政添製表)
教育部也忽視華小師資的培訓,並嚴格限制華小數量,不允許新的華小設立,所以華小往往發展成數千人的大型華小,也因校舍空間不足,需分為上、下午班的兩班制。
至於獨中的發展,是不為國家所支持的,雖然有董總的統整教科書與考試制度,但各獨立中學在經費上獨立自主,所以學校事務跟董總沒有太大的關係,因此,各獨中往往因所在地而有不同的發展型態,而衍生出獨中分佈不均、學校規模及學校制度差異這三個現象。
在華人人口較密集聚集的馬來半島西海岸地區,獨中較多。然而,在東海岸的吉蘭丹、登嘉樓和彭亨三州,如此大的地區卻只有吉蘭丹1所獨立中學。相對比的,在東馬的砂勞越,一個面積不大的詩巫市,卻擁有5間獨立中學。
這樣的分配現象與華人的人口分佈有密切的關係,不像政府學校採設學區制的設校方式,獨中必須仰賴當地華人的支持,所以只有較大規模的華人地區才能維持獨中的辦學。
馬來西亞華人人口較集中的西海岸各州有較多的獨立中學,但西馬東海岸的吉蘭丹、彭亨及登嘉樓三州僅有一所獨立中學。(彭政添製表)
獨中的學校規模差異反映了城鄉發展的差距。在都市的獨中,有些學校可以有6000名學生,但在砂勞越的某些學校,卻只有70幾人。此現象源於鄉村地區就業機會少,人口外流嚴重,導致都市地區的學生數不斷增加,而鄉村地區學生卻不斷減少。
獨中學校制度方面,可簡單分為單軌制和雙軌制,單軌制是指只重視董總課程(即統考課程),較忽略政府課程(即政考課程);雙軌制是指同時重視兩者,但單雙軌制學校仍存有許多差異,課程安排不盡相同。根據調查,南馬柔佛州因地理位置關係受新加坡影響,故多實施單軌制,其餘獨中則受吉隆坡影響大,在統考之外,也不敢忽略政府考試,讓學生日後還有機會進入政府相關單位工作。
雖然現階段獨中整體學生人數有所成長,但並不能因此忽略獨中間的個別差異,這些差異都有可能限制獨中未來的整體發展,所以學校區域差異的問題須獲得一定的重視。
此外,單一的學習環境也是值得關注的共通點,傳統上獨中都只招收華裔學生,造成獨中學生族群過於單一的現象,在2016年的84604名獨中生中,僅有3%其他族裔的學生,無形中限制的獨中生與其他族群的互動機會,可能進而產生對其他族群的不瞭解,或出現刻板印象,這是獨中學習環境中較可惜的部分。
華裔家長與學子所面臨的困境
儘管有董總統一的教科書與舉辦統考,但獨立中學的文憑是不被政府所承認的,獨中生無法拿著統考文憑進入國內任何一所公立大學,所以統考生通常會多報考國民中學的馬來西亞教育文憑(簡稱SPM)考試,也使許多獨中生離鄉背井,前往海外地區(包括台灣)求學。
另一方面,教育的固打制(Quota system,以種族身分作為界定不同公民群體權利的配額制度)長期折磨華人學子,即使成績再優異,入讀公立大專的名額及科系都受到族群分配到的份額所影響。在2002年馬哈迪任內,政府宣布廢除固打制,改採「績效制」,希望馬來學子能面對其他族群的競爭,奮發圖強,以實力來公平競爭。
然而,這項改革形式上的意義多過於實質上的改變,教育資源的分配並未隨著固打制廢除得到改善。事實上,在實施績效制後,非土著學生入讀公立大專的比例不升反降,2003年實施績效制之初,華裔學生可據有32.3%公立大專的學額分派,但到了2013年,比例卻降至19%,印裔學生也是如此。
英國廣播公司BBC曾以一篇專題報導,將馬來西亞華、巫的學生境遇做對比,華裔學生Soh Boon Khang在高等教育文憑拿到4分滿積分,申請公立大專的醫學系卻一無所獲,反觀馬來學生Hanie Farhana,積分3.75就獲得某公立大專醫學系錄取。Soh Boon Khang為此深受打擊,大哭三場,讓他對於公立大專的失望,也動搖了他對這個國家的愛,「如果畢業後我可以找到海外的工作,那我想我會離開馬來西亞,畢竟這個國家並不珍惜我。」這並非一個人的故事而已,而是代表多年來許多學生經歷過的遭遇,也道出了馬來西亞長期人才外流的問題。
馬來西亞華文教育與台灣
因馬來西亞教育環境的因素,許多獨中學子畢業後轉而向海外求學,這些學生大學畢業後又回到馬來西亞獨中任教,於是獨中的師資來源,來自國外畢業的比例相當高,其中又以畢業於台灣地區大學的人數最多,這是由於台灣早期的「僑教政策」,台灣政府給予僑生就學的優惠福利,以及台灣的求學環境和教育制度較適合獨中畢業生的課程銜接,所以吸引了許多馬來西亞獨中學生前來。
這些畢業於國外的老師回國任教後,在一定程度上,會對於學生產生影響,進而培育下一代繼續前往海外深造。全馬獨中師資最高學歷畢業地區有27%來自於台灣地區大專院校,影響了非常多的馬來西亞學子,在某些採行單軌制的獨中,來自台灣地區畢業的師資比例更接近一半,如新山寬柔中學,2010年的資料顯示有48.5%的老師畢業於台灣。
有高達27.1%的馬來西亞獨中教師畢業於台灣地區的大專院校,這些畢業於台灣的老師影響著一代一代的馬來西亞獨中學子。(彭政添製表)
近年來,不論是透過僑生或是外籍生的管道進入台灣就讀的馬來西亞學子,人數都不斷的在上升,也是目前全體留台學位生中最大宗的來源國。這些留台學生很可能畢業就在台灣就業,有別於移工與新移民來台灣的歷程,他們是因為求學因素來台,但同是懷著夢想在台灣努力的異鄉人。
馬來西亞留台學生逐年上升,是台灣留學生的重要來源國。(彭政添製表)
教育部統計資料顯示,106學年度,來自馬來西亞的留學生佔了近1/4,其次才是同為大中華地區的中國、香港及澳門。(彭政添製表)
每年有許多的馬來西亞獨中生前往台灣留學,影響著一代一代的馬來西亞的學子,形成龐大的留台校友會。(白偉權提供)
教育對一個族群的凝聚與發展影響深遠,馬來西亞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公,長期困擾著馬華社群,因此教育問題成了馬華社會最關注的議題之一。
統考議題尤其是馬華教育關注的焦點,董總多次表明接受大馬教育文憑(SPM)國文科優等的單科成績,作為政府接受華文獨中統考文憑進入國立大學的條件,但至今統考仍不被政府承認,影響著馬華學子的未來發展。
而今日,馬來西亞第十四屆大選甫結束,希望聯盟吹起的全民海嘯,為馬來西亞帶來了新的局面。而先前希望聯盟在選舉宣言對統考問題的承諾,即「承認統考文憑,附帶條件為SPM國文科優等(C)」是否能順利實行,為馬來西亞華文教再添一線生機,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回首台灣,台灣的教育發展似乎沒有遇到這樣的阻礙,還記得曾經有一位留台的馬來西亞華人說的一句話:「很多東西都是比較出來的,你真正瞭解之後,你才會更懂得珍惜。」認識了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的發展歷史後,我才能體會那麼一點說出這句話的心情。
參考資料:
白偉權(2010),〈馬來西亞華文中學教育所面臨的挑戰以地理科為個案〉《2010年馬來西亞獨中地理科教師研習班同步研究》僑委會0990090111C,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進修推廣部。
陳鴻瑜(2014),《海外華人之公民地位與人權》
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官網《2016年全國華文獨中基本資料統計》
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官網《2016年全國華文獨中教師基本資料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