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照片提供/1095文史工作室
談起台中火車站附近的第一廣場(現改稱東協廣場),許多台中在地居民總是搖頭,髒亂、破舊、吵雜…早已跟這個台中最大的移工聚集場域畫上等號;然而,若有人願意進來此處要求移工做好垃圾分類、菸蒂不落地、甚至不隨地便溺等,還給週遭居民一個整潔的生活空間,您會願意對改名後的「東協廣場」改觀嗎?
10位年輕的台灣志工,號召100多位台灣人、東南亞移工組成聯合陣容,對東協廣場進行一個月多的環境改善實驗計畫,並於10月29日在東協廣場三樓的SEAT南方時驗室舉行「讓東協廣場亮起來」記者會暨成果發表會。
「讓東協廣場亮起來」記者會暨成果發表會舉辦於東協廣場三樓的「SEAT南方時驗室」。(1095文史工作室提供)
這場由SEAT南方時驗室、1095文史工作室、熱吵民主團隊及眾多志工們共同合作、實踐的工作坊,旨在改善東協廣場這個承載中部地區18萬名移工思鄉之情的場域,希望該地除了改變名稱外,也能改善消費與生活品質。
這次參與工作坊的志工們分成三套環境改善實踐方案,分別為「東協找垃趣:東協廣場垃圾不落地推廣計畫」、「東協樂活座:煙蒂不落地計畫」、及「東協廣場尿起來:行動式廁所計畫」。
東協廣場一樓原本的垃圾桶,不但無多語標示,且容納垃圾的體積過小。(1095文史工作室提供)
「東協找垃趣」小組於10月14日在東協廣場一樓進行垃圾分類推廣活動,並準備多語標示。(1095文史工作室提供)
「東協找垃趣」組認為假日的東協廣場,承載著中部18萬移工的休閒去處,必定產生龐大垃圾問題,但目前沒有足夠垃圾桶和多語文字圖像標示去宣導垃圾分類規則,因此該組號召一群台灣志工,在東協廣場彩繪大型垃圾桶,並策畫垃圾回收推廣活動,期間引起許多當地居民、外籍學生及移工朋友一同參與。
活動最後並號召各國不分種族的志工一同來撿垃圾,針對未來延續的作法,小組認為初期將著眼在垃圾桶的數量、大小與位置的改善,長期則是朝向整合商家,認領空間維護。
越南移工觀看垃圾桶及志工手上的越語標語進行垃圾分類。(1095文史工作室提供)
「東協樂活座」組認為廣場兼具公共與商業空間,卻缺乏休憩硬體設施、吸菸區與菸灰置放處規劃,因而導致人來人往、無處安身的移工亂丟菸蒂現象,於是該組設計出一款可移動可收納的休憩裝置,希望藉由移工使用此設施時,同時宣導菸蒂不落地。實作期間,雖然設置地點並不醒目,但仍有不少移工使用,並且在菸蒂蒐集盒內也有不少菸蒂,顯見移工的確需要這類休息設施的需求,並且也可減少隨地丟棄的菸蒂數量,小組建議往後若有其餘經費的運用,也可以考慮量產「東協樂活座」或類似的設計理念。
「東協樂活座」組員正在組裝供移工坐著休息的休憩裝置。(1095文史工作室提供)
休憩裝置組裝起來後,各國移工可自由入座聊天休息。(1095文史工作室提供)
小組觀察統計,移工十分樂於去使用這項休憩裝置,且大幅改善亂丟菸蒂的行為。(1095文史工作室提供)
「東協尿起來」組則注意到東協廣場與周邊商圈店家,並未有足夠的公共廁所,一旦東協廣場晚間十點後鐵門拉下,尿急的移工無處可解,因此會跑到建築角落、周邊花圃「方便」,造成環境髒亂的問題。
因此「東協尿起來」組於周末晚上10點到早上8點設置「行動式廁所」,並記錄使用狀況,發現當下的宣導,明顯有助於使用情形,但要改善各處「方便」的情況仍須搭配其他措施,因此小組做出幾點建議:宣導與標示鄰近廁所位置,增設流動廁所或租用閒置空間設置廁所,以及改善大樓空間配置與管理,減少容易被便溺的死角。
「東協尿起來」組將行動廁所設置於東協廣場一樓的情形。(1095文史工作室提供)
晚上有了行動廁所後,移工及路過的民眾不用再憋尿或是隨地便溺。(1095文史工作室提供)
現場討論的過程裡,民眾對各組的實驗設計,提出了許多想法和問題。有民眾建議實驗廁所是否可以借鑒荷蘭的做法?「東協尿起來」小組督導陳炯志老師回應,考量東協廣場周遭環境,以及臺中的地下污水管尚未普遍,直接將尿液排進下水道可能會造成二次污染。
也有觀眾疑惑,在東協廣場的移工對於各組的裝置有什麼看法呢?「東協找垃趣」的千育表示,設置期間感受到人的友善,原先部分移工對我們的裝置帶有戒心,而當志工主動去與移工介紹設計想法、並調整設置方式後,移工們也放開戒心,與志工們玩在一起或者自由使用裝置。
然而這場改變,並不是在10月29日就畫下句點,相反的它是一個逗點,讓這樣的能量可以去影響公部門或權責單位,唯有起身行動,改變才會成真,屆時才有可能扭轉「東協廣場」在台中居民心目中的形象。
10月29日發表會上,有民眾對各組的實驗設計提出許多想法和問題,小組成員也一一回應。(1095文史工作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