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桃園移人】桃園需要多元文化的友善空間 -- 從「CANDY婚紗工作室」談起

【桃園移人】桃園需要多元文化的友善空間 -- 從「CANDY婚紗工作室」談起

越南新住民黎雲英(左四)經營的Candy婚紗工作室開幕,引起在臺越南人熱切關注。(黎雲英提供)

撰文/林正尉
照片提供/黎雲英

從「大樹林」到「移工天堂」的桃園後站

早期文人雅士登上舊桃園城門遠眺,心中油然興起思古之情,並將地景對照《桃花源記》中的「武陵」,此種詩意和抒情來到桃園後站後,展現其真實面貌。

清代森林廣袤,昔稱「大樹林」的桃園後火車站區域,經濟發展較前站緩慢,日治時期有些許工廠出現,但仍以農田、陂塘與荒地為主。戰後到民國60年代,隨桃園工業發展與桃園機場居民安遷規劃,加上地租便宜,工廠與人口增長,後站成為電子、紡織、麵粉等加工業的產業聚落。

民國80年代的桃園後站,舊紡織工廠產權拍賣或關閉,有的麵粉工廠繼續營運,此時政府推動《就業服務法》,允許民間產業引進外籍移工,並逐次開放引進的行業類型,不少營造業及製造業相繼引進。

桃園東南亞書店「望見書間」專案經理沈豪挺表示,民國90年代後來臺新住民人數激增,桃園市全區有32個工業區,成為全臺最多移工人口的縣市。後站目前約有50間東南亞商行,大部分沿大林路、延平路及建國路開設,以飲食業居多,鄰近龜山工業區且交通便利的桃園後站,與中壢前站商圈相同,是與臺灣街景截然不同的區域。

黎雲英:想做出對姊妹生涯有意義的事

民國87年,來自越南義安省(Nghệ An)的黎雲英嫁入臺灣,她曾於後站延平路上經營「越鄉小吃」,後來離開「越鄉」後,雲英目前在大林路開設「CANDY婚紗工作室」。

雲英說,她先前經營的「越鄉小吃」不僅供應家鄉美食,亦提供來自異鄉的新人完成終身大事的機會。一對對同樣來臺工作、進而認識、相戀的越南年輕男女,會與店長黎雲英討論、挑選、試穿新婚禮服,並在餐廳裡舉辦婚禮、派對、歌唱宴會,符合人們期待幸福到來的共通心願。

而現今四層樓的「CANDY婚紗工作室」,顯然更能實踐雲英的經營理念 -- 一樓店面擺置臺灣、越南年輕女裝,從二樓開始,便是黎雲英引以為豪的才華展現之地,她在此經營專供新住民姊妹學習的新娘秘書課程,而頗有攝影才華的她,也兼開攝影課程,讓姊妹學習「不須修圖也能拍出靈魂」的照片。

「在越南讀國、高中時,我就開設了自己的婚紗店。當時在家人支持下,我擁有好幾種相機。爸爸為了我,在家裡增添暗房,當時我也透過一位媽媽認識、懂攝影的朋友,讓我學會攝影。」大學就讀義安師範大學英語系的黎雲英,讀書之餘仍孜孜不倦地學習烹飪、攝影、服裝設計和美容等課程,但她笑說:「來臺灣後,只有做新娘秘書能用上這些。」

「CANDY婚紗工作室」提供多種西式、越式禮服,讓即將成家的越南新人有更多選擇。(黎雲英提供)

她體認到,在臺灣的越南移工眾多,但不見得人人都能以所存的薪水請到本地的新娘秘書,因此雲英以低於臺灣平均的便宜價格,為越南移民、移工提供母語的新娘秘書服務。「新人只要付兩千台幣,就能請到全程以母語溝通的新秘,且這也讓新住民姊妹有更多的職業訓練。」黎雲英補充。

同時,她為各國姊妹開設職能培訓課程,開源和節流並進的教育理念獲得至高好評。以為期三個月的攝影課程而言,黎雲英的教學並非要她們按下快門而已,同時更要考慮新人的笑容、氛圍、風景,拍出有靈魂的照片,「因為你拍得好,就不用花那麼多時間修圖,可以把時間省下來賺更多收入。」

在雲英的規劃中,現今婚紗工作室的部分空間未來將整修為越南文化館,「畢竟臺灣沒什麼地方讓人認識越南文化,未來這裡可以舉辦課程、也可租借他人使用,讓民眾接觸真實的物品。」為此她從故鄉找來了樂器、瓷器、精品、燈籠、竹籐和古代衣服等,讓對東南亞有興趣的臺人,透過親身經驗,由觀察到觸摸,探索越南深層的文化底蘊。

經過三個月攝影培訓的越南移工,也能成為獨當一面的婚紗攝影師。(黎雲英提供)

一身才藝欲貢獻在地,期盼桃園成為國際友善都市

黎雲英擅長公共事務,平時工作之餘,還擔任「桃園市關懷新移民姊妹協進會」及「桃園市越南婦女協進會」理事長,而她長期在臺、越兩地的人脈扎根,更經常辦理不同的演藝活動,從培訓姊妹成為演員、精進唱歌技巧、引進越南知名導演來臺選秀、以及舉辦大型演唱會等,黎雲英向來是臺中、高雄等外縣市政府舉辦新住民活動的重要籌備者,而她在桃園組織的課程,更吸引來自高雄和嘉義的姊妹前來支持。

「然而現實環境裡,許多有才華的姊妹必須出遠門、搭車到臺北車站練舞,因此我的感覺是,很多縣市政府會積極協助新住民姊妹口頭提出她們想做的事,再由公部門協助撰寫中文計畫書,使她們能做的、想做的公共事務能順利達成,這是建立在相互委託的信任關係之上。」

雲英直言,目前桃園的城市空間和警方政策對新住民、移工並不友善,因此從民國101年起,她觀察到有著「移工天堂」名號的桃園後站明顯走向衰落,無論是公共盥洗設備不足、城市公共空間的匱乏、甚至是警察顯而易見的嚴厲刁難,都深深影響各國人士對桃園市府態度的轉變。

相反地,雲英卻常收到高雄和臺中市政府的邀請,得以讓她發揮所長,她說:「我們在高雄辦大型越南歌星演唱會活動時,獲得觀光局高度支持和協力;而臺中第一廣場內有活動中心、有托兒服務、美食特色和藝文展覽,不僅東南亞人士歡迎,連臺灣人都想來。」

黎雲英被高雄市政府邀請辦理大型越南歌星演唱會活動,即使當天下大雨,也不減越南移工移民的熱情。(黎雲英提供)

雖然雲英感覺她在外縣市的發揮空間較大,但人親不如土親,她最想貢獻的還是長久定居的桃園,「因為我剛嫁來臺灣時,我太喜歡桃園後站了!在這邊人擠人的環境下,即使大家都不認識,但聽到相同的語言,使我感覺像回到家一樣。」

雲英對桃園仍有期待,她希望市政府要主動接觸有心的人或協會,「對外籍姊妹和移工來說,政府不該只做些『應付』之事;與其怕吸引不到姊妹來參與公家活動,不如轉向思考,是否這些計畫真的對姊妹的現實生涯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