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葉的她們成就了《徘徊年代》的精湛呈現(下):楊富江

台越混血的楊富江個頭嬌小,外貌像是位青春活潑的學生妹,更有個可愛的外號「江江」,整個人渾身上下的氣質被筆者形容是「從小吃可愛長大的」(她自己也這樣覺得)。甫從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畢業的江江,原本希望跟隨父母親的腳步從商,演戲算是無心插柳,但鏡頭前散發出的潛力讓人眼睛一亮,使得《徘徊年代》導演張騰元特別拉拔她的戲份,從路人晉升為重要配角。

Continue Reading綠葉的她們成就了《徘徊年代》的精湛呈現(下):楊富江

綠葉的她們成就了《徘徊年代》的精湛呈現(上):周芷瑩

或許現今走的人生道路與父母期待的不同,但周芷瑩笑說,參與戲劇演出最大的收穫是能獲得許多影像記錄,讓她可以傳回越南向父母說明自己到底在台灣做什麼,雖然父母還是希望她回頭當華語教師,但至少已經不反對她的演員夢了。

Continue Reading綠葉的她們成就了《徘徊年代》的精湛呈現(上):周芷瑩

【移人影評】《徘徊年代》:台灣新住民題材電影最精彩的一次前後反轉!

台灣以東南亞新住民為題材的影視作品並不少見,但移民議題一向偏冷門,新住民題材要大規模拍成上院線廝殺的商業劇情長片?沒幾個導演或製片敢做這種賭身家的事,但今年還真有個傻子跳出來做了,他是張騰元。

Continue Reading【移人影評】《徘徊年代》:台灣新住民題材電影最精彩的一次前後反轉!

我是台灣人的好媳婦,但我是無法盡孝道的女兒 ── 畸形的外籍配偶父母親居留權差別待遇

阿秋母親的情況絕對不是個案,她們的故事說明了當一位非中國籍外籍配偶嫁來台灣後,對自己原生家庭想盡孝道變得異常困難,但筆者卻發現,外籍配偶是否為中國籍造就了天差地遠的待遇......

Continue Reading我是台灣人的好媳婦,但我是無法盡孝道的女兒 ── 畸形的外籍配偶父母親居留權差別待遇

「關愛之家」故事躍上大銀幕,《有時Mama,有時Mimi》記錄片公開上映

「Mimi加油,Mimi加油……」這是一部拍攝專門收留、照顧移工黑戶寶寶的「關愛之家」的記錄片片尾結局,畫面中,關愛之家創辦人「楊姐」楊婕妤在黑夜中駕車載著寶寶們外出返家時,車子正好在爬坡,速度慢了下來,後座的寶寶們突然用童稚的聲音大喊:「Mimi加油,Mimi加油……」,鏡頭帶到楊姐堅毅的眼神。

Continue Reading「關愛之家」故事躍上大銀幕,《有時Mama,有時Mimi》記錄片公開上映

【新聞稿刊登&中越雙語】Isabelle, hãy tuân thủ luật pháp! 伊莎貝爾,守法吧!

Tuy nhiên, công ty thực phẩm lấy chữ “yêu” làm biểu ngữ để kiếm tiền và nổi tiếng này, sau khi xu hướng thoái trào, thực chất là một công ty hút máu và mồ hôi, bóc lột sức lao động, và lừa bịp thiên hạ hòng được nổi tiếng!

Continue Reading【新聞稿刊登&中越雙語】Isabelle, hãy tuân thủ luật pháp! 伊莎貝爾,守法吧!

跟訪新事中心一日發送冬衣行程,漁工們寒冬中喜迎聖誕禮物

12月17日清晨五點多,這天的北台灣又濕又冷,大多數人都還在睡夢中時,天主教新事社會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及志工們已悄悄集合在台北市的辦公室前,準備驅車出發前往東北角及北海岸,發送愛心冬衣及物資給外籍漁工。

Continue Reading跟訪新事中心一日發送冬衣行程,漁工們寒冬中喜迎聖誕禮物

明天會更好嗎?讓我們去看「移動人權特展」並好好思考答案

位於新北市新店區的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過去曾是關押政治犯的看守所,血淋淋見證著政府過去踐踏人權的黑歷史;隨著時光流逝,昔日看守所轉型成為今日的博物館,台灣人權亦有長足進步,然而近期在此舉辦的一場關於外籍移工人權的展覽,卻讓我看的心頭糾結不已。

Continue Reading明天會更好嗎?讓我們去看「移動人權特展」並好好思考答案

【台中移人】交友軟體牽紅線,台灣郎情定越南才女作家

阮美緣這樣一位心思細膩、頗具才氣的越南新銳小說作家,怎會來到千里之外的台灣定居呢?她嬌羞的說,這是一段交友軟體串起的跨國愛情,如同她名字「美麗的緣份」一般,在網路世界的茫茫人海中,將她與一位台灣青年 Mark 牽引在一起。

Continue Reading【台中移人】交友軟體牽紅線,台灣郎情定越南才女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