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移人影評】《九槍》:讓你用第一人稱視角,體驗親手開槍殺死一位移工的過程

【移人影評】《九槍》:讓你用第一人稱視角,體驗親手開槍殺死一位移工的過程

(本篇影評將涉及電影情節,怕踩雷的網友請謹慎閱讀)

撰文/Asuka Lee
劇照提供/蔡崇隆導演

在金馬影展看完《九槍》之後,我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氣,「靠,這部片如果之後上院線一定會列入限制級!」

台灣影史上有沒有記錄片曾經以限制級在院線上映?我不是研究電影史的不太清楚,但我可以確定一件事 ── 這部片或許是台灣影史上最暴力的記錄片,而決定要以這種手法呈現的導演蔡崇隆,非常的有種。

阮國非生前的自拍照,看的出來他與時下年輕人一樣,喜歡穿著時尚潮流的服飾。(蔡崇隆導演提供)

2017年發生的「阮國非事件」轟動全台,該年8月31日,27歲的越南失聯移工阮國非吸毒飲酒後,在新竹縣鳳山溪畔損毀民眾的小貨車、機車,年輕員警陳崇文與兩位民防獲報到場圍捕,阮國非心生恐懼之下以石塊丟擲對方、甚至一度打開警車車門試圖進入車內,陳崇文為了阻止阮國非,以警用手槍近距離朝他連續射擊九發子彈,阮國非身中多槍後送醫不治死亡。

事件發生後,阮國非的父親在民團協助下來台處理後事,並召開記者會宣佈對陳崇文提告,後續在台灣社會引起正反兩造的巨大迴響,心疼阮國非遭遇的一方認為,阮國非並非罪大惡極的通緝犯、且事發當下全身赤裸、沒有攜帶危險武器,員警對他連開九槍致死已超過比例原則;而支持警方的一方則認為,阮國非當時有攻擊行為且已導致一位民防受傷,員警開槍乃是盡忠職守的表現。

官司纏訟到2019年,二審宣判由於員警與死者家屬已達成和解,最終判決陳崇文過失致死罪6個月有期徒刑,得易科罰金且緩刑3年(但阮父在片中說明,當時他健康出狀況心力交粹才簽和解,不然想繼續打下去),整個案件才告一段落。

由於事發現場只有寥寥幾位當事人,且警方密錄器影像並沒有公開,絕大多數民眾(包括筆者在內)都只能透過第二手的媒體報導了解案件,難以體驗事發過程;五年後,就在世人快淡忘這個事件時,有一位電影導演決定在大銀幕上還原事發現場,他就是蔡崇隆,且他用的方式非常直接,就是在記錄片中公開警方密錄器影像給大家看。

筆者個人觀影習慣是看片前會刻意迴避所有宣傳文案,因此我在剛開始看片時,原本猜測導演會以演員事後演繹的方式模擬案件發生過程、再搭配事件相關人員的訪談畫面構成這部片,這也是記錄片的常見手法。

但我沒想到蔡導猝不及防丟了一記150公里直球過來 ── 影片初期的鋪陳結束後,畫面一轉,阮國非還活著的身影赫然出現在觀眾眼前,此時我驚訝的發現,我的視角已經切換成2017年8月31日的陳崇文員警了,且我手上已經拿了一把喀擦上膛的手槍,準備朝著眼前全身赤裸的阮國非射擊。

說也奇怪,由於筆者本身也是重度的角色扮演動作遊戲玩家,因此在玩俠盜獵車手五(GTA 5)或是碧血狂殺二(RDR2)之類的遊戲時,有時玩到殺性大發,對於眼前的遊戲人物是絕不憐憫的,「你他媽再逃啊!看你能逃去哪裡!」但此時扮演陳崇文員警的我,居然一度在內心呼喊:「阮國非你快逃啊!不然你等等就要死了!」

但這不是俠盜獵車手,也不是碧血狂殺,人物死掉並不是重開遊戲或讀檔重來就會復活的,當眼前的阮國非打開警車車門想進入車內時,我的視角隨即直直往前衝去,然後,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阮國非腹部開始湧出鮮血,身軀慢慢癱軟下來,雖然還嘗試想再打開車門或躲入車底,但已力不從心;而剛剛連開九槍的我,因為緊張而開始喘大氣,冷靜下來後拿出對講機呼叫支援,但還是拿著警槍盯著阮國非的一舉一動。

最後救護車趕到現場(但居然優先送輕傷的民防就醫,而不是身中多槍性命垂危的阮國非,這的確有待公評),將阮國非戴上手銬、抬上擔架送入車內離去,由於阮國非此時還有一些生命跡象,已經沉浸在畫面情境中的我想著:「去醫院後是不是還有機會活下來?」但馬上猛然驚醒:「幹不對啊,這是記錄片不是劇情片,他最後就是死了。」

整段密錄器影像長約30分鐘,佔了整部片長一個半小時的三分之一,在片子其餘篇幅內,蔡導訪談了非常多人物,包括阮國非家屬、友人、陳崇文員警家屬、支持移工的民團、支持警方的民團、辯護律師、資深警察、資深仲介等,各方對案件、乃至於整個移工體制都有立場不同的看法,有反省也有批判,而整部電影的結尾,就以陳崇文員警與阮國非父親雙方神色木然地象徵性握手和解告終。

痛失愛子的阮國非父親(左)在片中表示,若非自己健康出狀況,他絕對不想跟員警和解。(蔡崇隆導演提供)

但不管後續看到什麼橋段,我的腦海裡還是不斷浮現那30分鐘的密錄器影像,因為那就是赤裸裸的殺人過程,毫無修飾或遮掩。散場時我有觀察到,全場觀眾靜默不語,甚至隱約傳來啜泣聲,每一位觀眾都神色木然地走出影廳,就像陳崇文員警與阮國非父親最後的表情一樣。

蔡導用了最殘酷也最暴力的方式來讓大家記住這個案件。

經筆者簡單詢問蔡崇隆導演後,他表示密錄器影像的取得來源基於拍攝倫理無法公開說明,但《九槍》上映後若未來衍生相關法律問題,他會自己承擔;而蔡導的勇氣的確讓人為之動容,正因為他堅持要用這種手法呈現,看過這部片的人絕對不會忘記曾經有一位叫作阮國非的越南年輕人慘死在台灣土地上。

老實講阮國非事件發生後,網路上包括PTT等論壇不乏有本國網友講出「偷車被殺活該」、「吸毒仔死去舒服」、「死的好」等言論,迄今都還能搜尋到。筆者認為對於講出這些話的人來說,阮國非只是一個素昧平生在新聞上出現的名字,就像電玩遊戲裡的NPC角色一樣死掉也無傷大雅。然而,如果自己當下就是那個要扣下板機奪走對方性命的人,真的還能這樣等閒視之嗎?

特別是透過影片我們已經清楚知道,阮國非在大海另一端也有等待他回家的父母兄弟姊妹,且他並不是什麼大奸大惡之徒,只是一位被仲介剝削薪水、逼不得已逃跑的可憐人。

殺人絕對是一件沉重的事,歡迎您來觀看《九槍》這部片,體驗親手開槍殺死一位移工的過程。

備註:關於《九槍》後續的上片計劃,蔡崇隆導演表示等金馬影展結束後,11月底會再公布10場公益特映會的資訊,屆時民眾可把握機會報名觀看,明年也會有其他放映計劃正籌備中。目前《九槍》已在臉書開設粉專,想鎖定放映資訊的網友可去追蹤

透過影片我們知道阮國非不是什麼大奸大惡之徒,只是一位被仲介剝削薪水、逼不得已逃跑的可憐人,如果您當下就是那個要扣下板機奪走他性命的人,真的能等閒視之嗎?(蔡崇隆導演提供)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