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菲、印新住民上「時代力量」直播節目,暢談在台甘苦歷程

菲、印新住民上「時代力量」直播節目,暢談在台甘苦歷程

上圖圖說:「新住民媽媽 IN Taiwan」直播聊天室現場,桌子由左至右為黃琦妮、Asuka、鄭尤莉。(黃政維拍攝)

撰文/楊麗娟
照片提供/時代力量新北本部、黃琦妮、黃政維

5月4日晚上,時代力量新北本部舉辦「新住民媽媽 IN Taiwan」直播聊天室,本部執行長陳志明邀請印尼新住民鄭尤莉(Yoully Ay)、菲律賓新住民黃琦妮(Gen Huang),以及網路獨立媒體《移人》編輯總監Asuka(李岳軒),一起來到時代力量新北本部,透過直播節目讓網友更認識兩位新住民及她們代表的組織。

「台灣就是我們的第二個家!」因為曾經走過那段難熬的適應期、因為知道有同國的新住民姊妹亟需支持的力量,鄭尤莉與黃琦妮分別組織了「苗栗縣VIP姊妹協會」與「菲臺之音」,讓新住民們能建立起社會網絡,然而,她們的目標與影響力不僅止於此 -- 組織曾經送物資到菲律賓的深山、與政府合辦母語課程、藝文表演…等,她們正努力讓這第二個家鄉的人們彼此理解與靠近,而兩人基於什麼動機,讓她們決定挺身而出呢?此外在台灣的日常生活與組織經驗中,她們又有什麼感受呢?

https://www.facebook.com/nppnewtpe/videos/411223719262489/

5月4日當天「新住民媽媽 IN Taiwan」直播聊天室的完整影片。

黃琦妮(左)、鄭尤莉(右)兩位外型亮眼的新住民,分別是「菲臺之音」以及「苗栗縣VIP姊妹協會」的領導者。(黃琦妮提供)

苗栗縣VIP姊妹協會」理事長鄭尤莉來自印尼,她說這個協會是因眾人的熱情聚集在一起而生的,成員來自很多國家,包括越南、菲律賓與中國大陸等,但她們不分彼此,還會一起學習各個國家的傳統舞蹈。此外,協會也會幫忙尋找政府各部門的免費課程資源,讓想開店的姊妹得以使夢想更進一步。而透過組織化與承辦活動,他們也培養或發掘姊妹的能力,像是行政或主持工作等。

苗栗縣VIP姊妹協會的行動力很強,時常能在苗栗許多活動現場看見她們身影。(苗栗縣VIP姊妹協會提供)

菲臺之音」的創辦人黃琦妮則說,一開始創立組織是因為想家,所以起初組織都在舉辦菲律賓新住民之間的聯誼活動,但之後時常都會有菲律賓姊妹私訊她問題或遇到的困難,於是她成立「菲臺之音」,在開放交流的臉書頁面上讓菲籍朋友之間形成資訊交流網,她也提到曾與四方報等單位合作,募捐物資並用跨國貨運送到菲國偏遠深山小學,活動中參與的人也有外籍移工與台灣人,因此她說「菲臺之音」不只歡迎菲律賓人加入、也歡迎任何喜愛、關心菲律賓的台灣人加入。

「菲臺之音」時常在台灣募集二手玩具,並裝箱用跨國貨運寄送到菲國偏遠深山小學,讓當地的貧困學童感受到來自台灣的愛心。(菲臺之音提供)

 

「妳跟妳先生怎麼認識的?」這問題也許令人為難

陳志明提到早期台灣人對新住民的理解並不友善,像是買賣婚姻、貪圖台灣的富裕等刻板印象。關於這點,黃琦妮說她之前時常被初次見面的台灣人問一個問題:「妳跟妳先生是怎麼認識的?」然而,詢問與先生的相識過程在菲律賓已屬於隱私,她被問到這問題都會覺得不舒服,而且相比起來,她認為發問者應該問的問題,是問新住民在台灣是否適應才對。在「戀愛結婚一定比較幸福」的論調下,所謂以「買賣婚姻」來到台灣的新住民,就會難以找到發聲的立場甚至只能沉默。

黃琦妮(中)認為,台灣人很愛詢問新住民是如何與台灣先生認識,但這在菲律賓已算侵犯個人隱私了。(黃政維拍攝)

 

文化並非單方融入,而是相互了解

黃琦妮認為文化的差異是跨國婚姻最大的挑戰,但台灣只單方面要求新住民融入社會、但沒有要求社會接納新住民的作法,並不能解決問題。Asuka則分享在越南文化中,越南人對於沒有血緣的人也會依年紀稱呼其為「哥哥」、「姊姊」、「弟弟」、「妹妹」,這在越南稀鬆平常,但在台灣人耳中,卻變得過度親暱而容易產生誤會。此外新住民成為台灣公民後,還要去上一系列認識台灣的課程,但是台灣先生跟公婆在決定與外國人共組家庭之前,是否也應該要去上個認識對方文化的課程呢?黃琦妮說台灣對東南亞各國文化似乎還不夠開放地去了解,因此她常鼓勵新住民姊妹自己照顧小孩,讓孩子一定要有機會知道兩個國家的文化。

 

組織目前的困難:需要「勇氣」與物資

鄭尤莉說,很多姊妹常覺得自己中文不標準,而躲在後面不願出來講話,因此她們非常需要被鼓勵,要跟她們說一定要給自己學習的機會,才會建立信心,而且中文越好,另一方面也對工作也有幫助,像是透過協會輔導拿到母語教師證照、得到通譯工作等。而黃琦妮提到持續至今的捐贈物資計畫時表示,因為現在新住民姊妹們的二手衣服都已經快捐完了,因此物資年年減少,他說台灣的二手衣服、免費文具等資源非常充足,與其將衣物丟棄,可以選擇改捐給菲臺之音,您還能從臉書專頁的照片看到衣服的新主人是誰,讓您的舊衣物重新獲得意義。

鄭尤莉(右)指出,許多新住民覺得自己中文不好而不願出來講話,因此她們需要台灣人給予更多鼓勵。(黃政維拍攝)

 

期待未來:消除標籤、為自己發聲!

Asuka最後表示,獨立媒體《移人》的成立宗旨,就是希望大家能用平等態度看待所有台灣的外籍族群,因為「我們都是人」,然而面貌與膚色常決定新住民第二代孩子的命運,如果孩子長相看起來跟同儕「有點不一樣」,就可能面臨霸凌,而這種標籤正是黃琦妮最希望消除的。鄭尤莉說像她當老師、參加演出,就能讓孩子感到驕傲,欣然介紹自己媽媽來自印尼,因此她認為新住民媽媽從家庭出發的正確教育是不能小覷的,未來會慢慢影響整個國家。她也鼓勵外籍姊妹要更勇敢地去改變人生,適應環境與文化。黃琦妮則說,請大家給我們耐心,並尊重彼此,還鼓勵外籍姊妹們不要完全依賴先生,而要靠自己努力或向其他姊妹們學習。

鄭尤莉與黃琦妮,雖然組織的概念不同,但面對的是同樣一個與她們有眾多文化差異、甚至仍有刻板印象存在的台灣社會。她們的自發性組織,讓更多人因此產生互助與團結力量,也讓許多好的轉變漸漸實現。

時代力量新北本部執行長陳志明(左一)與本集直播節目的來賓合影。(時代力量新北本部提供)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