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Ubi Jalar
攝影/南洋台灣姊妹會提供
前言:
致力於推廣新移民母國文化的「南洋台灣姊妹會」,於11月26日舉辦《南洋夠了沒?》系列活動第三場《雨水南洋》,由新移民潘瑤與李佩香講師分別介紹才剛結束的泰國「水燈節」(Loi Krathong)與柬埔寨「送水節」(Bon Om Touk)。
活動一開始由泰國新移民潘瑤分享泰國水燈節的情形,這個節日會在泰曆(佛曆)12月的月圓日舉行,節慶活動相當多元。例如村莊裡會舉辦選美比賽,也會用芭蕉葉製作水燈,孩子們則會玩鞭炮、唱歌接龍或是傳筷子的遊戲,除此之外,在泰國北部清邁(Chiang Mai)等城市還會有放天燈的活動。
講解結束後,便由潘瑤帶領參加者製作水燈。原先在泰國的水燈是擷取芭蕉樹的一段作為底座,上面會放上折好的芭蕉葉,並由內至外、由小到大的排放。另外,在水燈裡還會放置蠟燭、香、錢以及代表衰運的指甲與頭髮,象徵一切的厄運順水走。但因為都市中很難找到足夠的材料,因此活動中改用紙來製作,作法十分繁複,大家也摸索了一陣子,不過最終都做出了屬於自己風格的水燈。
柬埔寨送水節與泰國水燈節是同一天,但節日的慶祝方式卻大不相同。在柬埔寨農作物可以分為旱季(綠豆、花生、黃豆)、雨季(稻米),在雨水不足的情況下,農家必須引洞里薩湖(Tonlé Sap)與湄公河(Mekong)的水來耕作,而這個時間點剛好是農作與漁獲豐收的時節,因此才有這樣的節日來慶祝。
活動方面,通常在靠河的城鎮會舉辦划龍舟比賽,各隊會為龍舟冠上特殊的名字,此外還有賞遊燈船、放水燈等活動。不僅如此,柬埔寨新移民李佩香也分享小時候的經歷,她曾經跟阿公到寺院裡參與過一種儀式,會一邊念經、一邊點蠟燭,藉由蠟燭滴的情形可以判斷各地方來年的降雨量。
最後的活動是品嚐這個季節在柬埔寨吃的一種名為「扁米」的食物,可分為糯米與白米兩種,但是必須選擇尚未成熟的米來製作。首先會炒過,接著將它搗扁,再用篩子去殼。製作完畢後,有非常多種食用方法,比如孩子會直接抓一把當作零食吃,也可以跟芭蕉捏在一塊吃。另外,還可以放入新鮮椰子在水中泡軟,順便連椰子的果肉一同食用。不過當天使用的是大賣場販售的罐頭椰子水,佩香直呼「跟在家鄉吃的味道完全不一樣,而且也沒有果肉!」
活動結束前,大家互相分享了自己參加的原因。有些是學校老師,因為班級中有許多新二代的孩子,但因自己不夠了解東南亞文化,而打算參與活動,增加自己與孩子間的連結。也有長期支持姊妹會的志工們,推薦了其他朋友參加,認識不同的民俗技藝。
除此之外,也有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新移民到此認識彼此,也透過活動交流節日意義,與在地傳統價值。透過下午兩位泰國、柬埔寨新移民的活動帶領,不僅讓參加的民眾深刻的了解到水燈節與送水節的意義,也讓新移民姐妹們有個平台能自信地展現母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