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不只是生產工具!1095讓台中青年看見「移工百態」

不只是生產工具!1095讓台中青年看見「移工百態」

撰文/Asuka Lee
圖/1095文史工作室提供

台灣社會引進外籍移工的歷史已有20年,但長期以來大部分本地居民只把移工當作勞動機器,忽略這數十萬移工都是情感豐富的人,因此致力讓本地居民與外籍移工彼此了解認識的台中青年團體「1095文史工作室」,10月23日在其位於東協廣場附近的辦公室舉辦「移工百態--第一期田野成果發表會」,展示1095團隊於今年7月到9月之間,帶領多位青年志工在東協廣場周遭與印尼、菲律賓移工接觸交流的經驗與成果。

p1210575-%e4%bf%ae青年團體「1095文史工作室」於10月23日舉辦「移工百態」田野成果發表會,介紹台中地區移工的多種面向,吸引爆滿的青年聽眾。(Asuka Lee拍攝)

 

長達兩個月的田野調查過程中,1095將報名參加的青年志工分為「移工書攤組」、「移工音樂組」及「移工武術組」三個組別,並分別由陳翰堂、江彥杰、洪嘉莉三位核心成員帶領,針對閱讀、音樂、武術三個主題,分頭去東協廣場及附近的公園「搭訕」從事這三項活動的移工,並逐步與他們建立信任關係,許多志工直呼,移工在這三項活動的專業程度超乎她們的想像!

首先進行報告的是陳翰堂帶領的「移工書攤組」,成員們一開始發現在台中公園有一群印尼移工會在地上擺塊布,然後就在布上放置許多書籍,並彼此交流讀書心得。成員們一開始的疑惑是「為何移工不去圖書館看書?」後來才發現由於圖書館系統沒有移工看得懂的語言介面,外加圖書館位置大多不在移工生活圈內,因此她們寧可聚集在東協廣場附近,以最簡陋的方式從事她們的閱讀興趣。

1095團隊及青年志工們得知這個小型書攤的存在後,商請另一個青年團體「街區實驗室」幫忙,特別訂做好幾組可變形的活動書架,這些成品收納起來可當書架、攤開來就變成大型座椅,印尼移工們看到精緻的書架後樂不可支,目前每周日在東協廣場門口,都會看到這群熱愛閱讀的印尼移工,在活動書架上擺放各自帶來的印尼文書籍,並拿麥克風號召路過的印尼同胞一起坐下來讀書或免費借閱,一同成為沉浸書海的「文青」。

%e6%9c%aa%e5%91%bd%e5%90%8d-1台灣志工在台中公園發現有一群印尼移工會在地上擺塊布,然後就在布上放置許多書籍,並彼此交流讀書心得,便前去接觸認識。(1095提供)

%e6%9c%aa%e5%91%bd%e5%90%8d-2台灣志工在台中公園發現有一群印尼移工會在地上擺塊布,然後就在布上放置許多書籍,並彼此交流讀書心得,便前去接觸認識。(1095提供)

 

%e6%9c%aa%e5%91%bd%e5%90%8d-3台灣志工在台中公園發現有一群印尼移工會在地上擺塊布,然後就在布上放置許多書籍,並彼此交流讀書心得,便前去接觸認識。(1095提供)

p1210453在1095及「街區實驗室」兩個青年團體協助下,印尼移工們擁有屬於自己的活動書架,相關報導請見《移人》的另一篇文章:就是愛書寫!印尼移工的東協廣場小書攤  (Asuka Lee拍攝)

 

第二組「移工音樂組」則由志工粘媁婷登台,介紹她與印尼移工樂團「Gankzal Band」認識的經過。「Gankzal」在印尼爪哇語裡面是「五」的意思,代表這是一支五人移工樂團,

主唱「阿顏」能講中文,便成為團員與台灣志工間的溝通橋樑。志工們發現,五名樂團成員在母國都有玩團的經驗,因此在台灣彼此認識後便一拍即合,平常樂團會利用空閒時間,租用樂器行的專業空間進行團練,並四處爭取演出機會。媁婷說,甚至前些日子樂團去高雄表演時,五人為了省錢,乾脆半夜直接睡在街頭,這種對音樂的熱愛與堅持讓她十分感動。

長久練習與表演下來,樂團五名成員感情如膠似漆,但他們也面臨所有移工樂團都一定會遇到的問題 -- 團員合約到期即將返國,目前靈魂人物「阿顏」再兩個月就得離台了,其他四人笑說:「沒關係,我們等你回來!」但未來的事難以預料,他們只能把握當下進行每一次的練習與表演。

%e6%9c%aa%e5%91%bd%e5%90%8d-5移工樂團「Gankzal Band」由五名印尼勞工組成,時常積極爭取演出機會。(1095提供)

%e6%9c%aa%e5%91%bd%e5%90%8d-7印尼移工樂團「Gankzal Band」會固定租用台中地區樂器行的專業空間進行團練。(1095提供)

%e6%9c%aa%e5%91%bd%e5%90%8d-6「Gankzal Band」曾在一次赴高雄演出時,為了省旅館錢,半夜不惜睡在街頭。(1095提供)

除了印尼樂團外,「移工音樂組」的組長江彥杰,也分享他與另一批菲律賓移工組成的「科地雷拉同鄉會」聖歌樂團認識的過程。這批來自科地雷拉的菲國移工多是當地原住民,且信仰的是與一般菲國移工不同的基督教,江彥杰說,他是在東協廣場一樓偶然看到這批菲國移工樂團在表演,之後發現菲國原住民與台灣原住民在文化上有許多相似處,便主動前去認識,樂團中的男移工Joseph與資深大姐Judy,也熱情的告知台灣志工許多關於他們的故事,更有志工爆料,這個聖歌樂團的拿手曲之一是台灣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

最後第三組「移工武術組」,由組長洪嘉莉來講述她所認識的印尼「班卡席拉(Pencak Silat)」武術團體。班卡席拉是一種攻擊性很強的印尼傳統武術,曾在2011年熱門印尼動作電影《全面突襲》(The Raid: Redemption)裡被大量使用,而班卡席拉在世界各國都有分部,團員練武必須穿著統一的黑色道服,然而他們在台中公園練武時,還曾被當地民眾誤認為恐怖組織IS,讓安分守己的團員們哭笑不得。

%e6%9c%aa%e5%91%bd%e5%90%8d-4印尼「班卡席拉」武術十分重視內心修練,練武者不能喝酒也不能賭博。(1095提供)

%e6%9c%aa%e5%91%bd%e5%90%8d-8印尼「班卡席拉」武術十分重視內心修練,練武者不能喝酒也不能賭博。(1095提供)

%e6%9c%aa%e5%91%bd%e5%90%8d-9「班卡席拉」的練武者須穿著統一的黑色道服,還因此被台灣民眾誤認為恐怖組織IS。(1095提供)

武術團員們向台灣志工表示,「班卡席拉」十分重視內心修練,練武者不能喝酒也不能賭博,目前他們在台灣的北中南三地都有分會,放假時可以利用各地公園來練習,但團員們坦承,他們最擔心的是「來自台灣居民的異樣眼光」,畢竟他們練武是為增進自己的武道而不是作惡,希望台灣民眾用正面態度看待班卡席拉這項武術。

%e6%9c%aa%e5%91%bd%e5%90%8d-10電視台新聞畫面將「班卡席拉」跟IS扯在一起,團員們坦承造成他們困擾。(截圖自壹電視網站,網頁連結於此:印尼國拳「班卡席拉」 快速出手注重摔技

聽完1095團隊的三組簡報後,現場爆滿的參與者也紛紛提問,想更多了解一點這群「既陌生又熟悉」的移工朋友,1095團隊也當場表示,雖然為期兩個月的田野調查結束了,但他們與這群印尼、菲律賓移工朋友的交情不會因此告終,未來1095依舊會在東協廣場繼續進行與移工相關的調查與計畫,也歡迎新的年輕學生加入他們的志工行列。

p1210579-%e4%bf%ae創辦1095團隊的四位青年江彥杰(左一)、洪嘉莉(左二)、官安妮(右二)、陳翰堂(右一)。(Asuka Lee拍攝)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