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觀影筆記】公視《南國啟示錄》EP1馬來西亞檳城-兼容並蓄的歷史寶藏,多元共榮的人文城市典範

【觀影筆記】公視《南國啟示錄》EP1馬來西亞檳城-兼容並蓄的歷史寶藏,多元共榮的人文城市典範

撰文/彭政添
劇照提供/公共電視《南國啟示錄》 

編輯備註:《南國啟示錄》系列記錄片於公視OTT平台「公視+」不定期播出,欲觀看者可前往「公視影音網」粉專私訊詢問記錄片播出時間。

時間回到2019年初,因為AirAsia的廉價機票,我早就買好10月機票打算來一趟馬來西亞旅行,時間抓在中秋連假和雙十連假間,堪稱完美計畫。不料後來馬上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出國這件事就變得遙遙無期。檳城原本也排在造訪計畫內,因為吉隆坡到檳城的機票實在便宜,順手就買了一張,可惜變成未竟之願,跟檳城的緣分也就暫時停在這裡。

直到2022今年公共電視的《南國啟示錄》紀錄片首映會,又再次拉近我跟檳城的緣分,且不僅檳城,還有整個東南亞。目前《南國啟示錄》拍攝的城市中,河內、清邁也都在疫情前去過了,想想這一系列紀錄片跟我的歷程也十分相似,去過的這幾個城市對我特別有感。

就是要這種撞擊啊!台灣人其實有一點喜歡在自己的舒適圈。一位嫁去馬來西亞檳城的臺灣新移民這麼說。

對這句話特別有感,過去在跟身邊的人聊東南亞,大多人所知不深,僅能憑印象聊上幾句,而大家說的可能就只是對東南亞各國家很淺薄的認識。但事實上,東南亞可以聊的實在太多了,你要深入可以很深入,而且並不能很簡單的化約出一個印象,就能包含對一整個國家的認識,因為它實在太多元了,每個人帶來的那種文化絕對很難用三言兩語就了結,就連比平常人多接觸了多一點的我,也很難直接說明東南亞國家是什麼?都是一點一滴地去認識,才逐漸有個較明朗的輪廓,所以我很喜歡比喻認識東南亞國家像是拼拼圖,每多瞭解一點就多拼上一塊,而且過程是驚喜的,在拼上前,你很難抓住它是什麼樣子。

這次觀看《南國啟示錄》又讓我拼上一大片拼圖,認識更多關於東南亞的城市故事,而這裡的第一片就是屬於檳城的。

檳城這塊土地

檳城好像在馬來西亞是那麼獨特的存在,它的魅力和風采使檳城人有獨特的驕傲,好像檳城人可以非常自豪地說出「我是檳城人」。這種自豪感跟它特殊的歷史背景與文化遺產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它就是如此的獨一無二、絕無僅有。

檳島(檳榔嶼)是英屬時期三個海峽殖民地其中之一,這或許大家比較知道,還有另外兩個就是馬六甲和新加坡,因三者地點靠海,成為英殖民時期的重要貿易港口。但你不會知道的可能是,它跟其他兩個海峽殖民地有何不同?它其實不是海峽殖民地「之一」,而是唯一,才形成現在獨有的檳城文化風貌,至於為何不同?《南國啟示錄》給了一個很棒的檳城歷史導讀。

如果說慢慢孕育檳城獨有風貌的是歷史背景,那麼快速改變檳城的大事件我想是成功申請「世界文化遺產」。2008年7月7日,檳城州的首府「喬治市」和「馬六甲」同時被聯合國世界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簡稱「入遺」,這當然不是一朝一夕就達成的成就,而是背後有許多文化推動者和古蹟保存者的努力,才促成「申遺」成功。而加入「世界文化遺產」確實是一項里程碑,但同時也帶來不小的變化,多了一個Recognition,卻多了十足的重量要去承受,如今仍舊在變化當中。

為何檳城可以申遺成功?為何檳城有那麼多老房?入遺後帶來的變化?這些都是值得探究的議題。特別想提老房的存在,也是有其歷史因素,我也是看了《南國啟示錄》後才瞭解,那些看似很表面的文化樣貌,其實背後都有說不完的歷史故事,我想這是檳城其中一個迷人之處,沒有這些歷史就造就不出一個迷人的檳城,那種獨一無二的存在。

「人跟土地、土地跟人是交互影響著的」,這點在檳城這塊土地特別明顯。檳城是個活著的文化,紀錄片中有一句話深深打動我,「它不是電影場景,而是活生生的喬治市一點一滴的生活。」不只是檳城這塊土地,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也是活著的文化。檳城的文化不是人去說出來的、不是書上記載著的,而是檳城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在這裡的生活,它的文化是人們真真實實的活出來的,這也是難怪檳城人會有如此強烈的自我認同。一位台灣新移民對檳城的看法形容得非常貼切:「我之前會開玩笑,檳城沒什麼博物館啦,檳城博物館蠻糟糕的,但是因為博物館就在街上啊。」

其實不用特別去找的,這就是喬治市最厲害的地方,因為它是不著痕跡的。

居住在檳城的人

檳城另一個令人驚豔的是「人」,多元的族群在此相會,和諧的居住在這裡,即便歷史古蹟建築再耀眼,都難以忽視族群和諧共存的景象。馬來西亞是個多元民族的社會,但仍舊可以感受族群間的隔閡,也許是因為分流的教育體制,導致對彼此不甚熟悉,也常聽到各族群帶有偏見的刻板印象,政治上的族群問題也時常浮出檯面,成為可以操作的議題,這是多元族群社會必須面臨的課題,「它可以是一個國家的詛咒,也可以是恩賜。」而檳城證明了不同族群的人們可以不起衝突的生活在一起,這絕對不是呼口號。

我訝異的是,紀錄片中的檳城是多麼的開放包容,在我的生命經驗中,不同的族群多少會有一些心牆,這使我們不會跟異族打交道,可是在檳城這些藩籬似乎不存在。人們可以歡慶彼此的節日,不分種族、宗教,印度人可以幫馬來人製作禮拜或婚禮用的「宋古帽」,有宗教節慶活動會厝邊相揪,不論你是什麼信仰和族群,都敞開大門歡迎,著實讓我大開眼界,人們不分你我的在此和樂生活。

檳城有條「和諧街」,在同一條街你可以看到穆斯林的清真寺、天主教的教堂、印度教的神廟,以及華人的寺廟,而「在檳城,任何一個宗教大門都是為了每一個人而敞開著的。」他說的不是在馬來西亞,而是「在檳城」。一位檳城人說到:「在馬來西亞,我們很幸運,因為我們理解和平共處的重要,之所以有充足的知識可以去理解他人,是因為在不同的節慶文化中,我們可以認識彼此。」檳城是多元族群社會的人文典範。

檳城有條「和諧街」,在同一條街你可以看到穆斯林的清真寺、天主教的教堂、印度教的神廟,以及華人的寺廟 。圖為檳城一間清真寺裡的宣禮師。(公視《南國啟示錄》提供)

檳城人為何能夠沒有「隔閡」的生活在一起?我想除了歷史發展因素外,是檳城人願意去理解和尊重包容的心。他們幾乎張開雙手歡迎不同的族群、文化,也積極參與與自身不同的異文化,去認識、去理解,並尊重,有句馬來諺語是這麼說的:「 Tak kenal maka tak cinta.」(如果你不去認識,就不會去愛),可以發現尊重包容多元文化是很多檳城人的態度,如此難能可貴的精神,檳城人卻可以如此自然真切的展現,像喝水一般自然。

「想保留這個地方就是因為太多故事,這裡的生活基本上你可以住在這裡很舒服,你不出去都可以,整個地方那個環境都是屬於你的,真的是屬於這個地方的一個家。」

檳城有太多太多故事了,每個故事都可以閃閃發光,讓人看得目不轉睛。有峇峇娘惹文化,華麗氣派的混搭風格,女性為主承載的文化;有「逢山有客、客住山」樸實、腳特實地、努力奮鬥的客家移民;有隨遇而安、飲水思源、宗族精神展現的「姓氏橋」,每一個都可以細細探究、仔細品嚐,更別說還有那些未被發掘的故事,難怪臺灣新移民會說看到他們像看到寶一樣。

檳城帶來的啟發

認識檳城有非常強烈的文化衝擊,因為文化就是很直接、赤裸地展現在人們的生活當中。其實移民社會的臺灣也曾經有很美好的文化,但說實在的,現在的那種文化很多就只是歷史的考究,舉一個我覺得很有感的例子,東南亞華人因為移民到異鄉,那種異鄉求存的凝聚力特別強烈,逢年過節的時候都會不吝嗇地大力展現,會很積極的努力延續自己的傳統文化,東南亞華人的農曆春節慶祝規模往往很大,影片中在燒紙元寶的畫面,仍見許多人大聲疾呼「發啦!發啦!」,這種程度的景象或所謂的「年味」,已塵封在我兒時的回憶裡了,很難再看見了…

所以那位臺灣新移民說的那段話令我非常有感:「有些現代化之後那些東西就慢慢不見不見不見,喬治市你說要把它保留在某個點其實也不太對,他其實是變動的,但我們也一方面會擔心,因為他變太快了,他很容易就不見了,尤其我們看過台灣什麼東西掉了,你看過台灣什麼東西掉了,珍貴的東西從口袋裡掉出來之後,就會覺得『你們千萬不要掉啊~~』」透過馬來西亞檳城回望台灣,我們真的在不知不覺中失去了好多珍貴的東西喔,而且可怕的是,我們可能甚至都沒察覺。

檳城有太多太多故事了,每個故事都可以閃閃發光,讓人看得目不轉睛 ,圖為檳城娘惹博物館。 (公視《南國啟示錄》提供)

《南國啟示錄》第一集 — 檳城,給我很多啟發和思考,對土地的思考、對土地上的人們、多元族群社會的模樣、流逝的種種文化,但我相信不僅有這樣,這只是其中一部分。對這部紀錄片內容一個很棒的比喻是「這是一棵樹上的其中一個果實的一個切面,而且每個人品嚐的滋味各有不同。」而這部紀錄片像是播下文化的種子,文化種子可以在觀眾的心中發芽,更多精彩的故事等待被發掘。

對一個「沒去過」檳城的人來說,這部片對我的意義非凡。它給我一個很棒的城市導覽,而我即將啟程時,我會用另一種方式走訪檳城,不會只是看看名勝古蹟、拍照打卡,吃當地有名的美食小吃而已,而是可以用另一種角度去認識檳城,嘗試去挖掘人、土地、文化背後的故事,所以也許檳城就是希望我這麼去認識它吧,期待我與檳城的第一次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