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陳奕安
駐台北印尼經濟貿易代表處3月22日至25日,於台北世貿一館舉辦「台北印尼精讚週」活動。活動內容除了商貿論壇會議和議題講座,還有印尼料理擺盤、傳統服飾Batik時尚表演比賽,讓台灣民眾進一步瞭解其經濟特質,也看見印度尼西亞的文化魅力。
台北印尼精讚週活動入口處,放置「Indonesian Week 2018」的大型擺設和傳統布料,充滿濃厚印尼風情。(陳奕安拍攝)
「台北印尼精讚週」活動宣傳文宣。(陳奕安合成製圖)
精讚週的每日各時段,都有精彩的傳統舞蹈表演,由舞者穿著當地華麗的傳統服飾,隨著音樂的節奏,以舞蹈與眼神的人體動態,展現對美感的表達。各類表演皆由印尼觀光部提供,除了較常見的峇里島傳統舞蹈,還有名為「天堂鳥」的舞目、熱情洋溢的爪哇傳統舞蹈等等,讓現場觀眾大飽眼福。
印尼觀光部提供的峇里島傳統舞蹈表演。(陳奕安拍攝)
印尼觀光部提供的「天堂鳥」舞目,舞者穿著金黃、深紫紅、具垂墜感的傳統表演服飾,令觀眾目不轉睛。(陳奕安拍攝)
不只印尼官方準備的舞蹈,印尼設計品牌也帶來多場時裝秀,讓觀眾看見傳統Batik布料與流行時尚的完美結合,令人驚豔;靜態的傳統蠟油按摩,也搭配上按摩師優雅而有力的動作,成為視覺饗宴。
印尼按摩師以乳果木油、橄欖油等組合表演蠟油按摩,過程中拋灑玫瑰花瓣以增加情調。(陳奕安拍攝)
特別的是,來參加活動的台灣民眾除了觀看表演外,也有實際體驗的機會,像是報名參加印尼料理擺盤比賽一展好身手,榮獲擺盤冠軍的林玨笑著說,因為自己喜歡吃印尼料理所以來參加,而她的擺盤創意融合了華人文化,使用圓筒形的櫛瓜擺出車輪的樣子,象徵著「錢財滾滾來」,她也大方分享自己常去峇里島旅遊,喜歡做SPA和購買染布,「但現在愛上了印尼美食! 所以要開始學習印尼文!」
此外3月25日當天的重頭戲,是由「非印尼籍民眾」穿著Batik的時尚走秀比賽,經過前日預賽廝殺,最後由十名參賽者進入決賽,賽事一開始就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
參賽者身分必須非印尼籍,只見男男女女個個穿著Batik時裝,在伸展台上展現風姿,印尼傳統服飾在參賽者身上,以不同樣態呈現,既能融合日式、客家、西式禮服等元素,亦帶來古典與現代風格的火花。
拔得頭籌的姜雯,是位來自中國蘇州、充滿想法的女孩,以一襲魚尾型藍色長裙造型,獲得評審青睞。她很高興能參加印尼精讚週活動,嘗試不一樣的Batik,也提到希望大家在關注印尼文化的同時,也多關心台灣移工的處境,包括仲介制度、納入勞基法保障等制度問題。分別獲得時尚表演比賽第二、 三名的黃子庭與廖秀貞表示,兩人都曾在印尼讀書,對當地文化頗有興趣趣,以往沒參加過類似活動,所以想藉這次機會嘗試、秀出自己的Batik。
進入決賽的十位參賽者,雖然都非印尼籍,但在Batik的穿搭上各有千秋。(陳奕安拍攝)
Batik時尚表演比賽冠軍姜雯,以一襲魚尾型藍色長裙搭配同花紋的披肩,展露優雅氣質。(陳奕安拍攝)
精讚週現場除了各式攤商與表演活動,還有印尼「MUI認證」的代理公司在會場提供服務,「MUI」是指核發印尼清真認證標章之印尼伊斯蘭宗教學者理事會(Majelis Ulama Indonesia,簡稱MUI),是印尼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清真認證單位,同時也是全球廣泛接受的合法清真認證機構。
展場人員表示,倘若台灣商品能獲得「MUI認證」,更能拓展全世界16億人口的穆斯林市場商機,進而與國際接軌、打造雙贏局面,他也透漏,目前台灣的聯華食品等大廠都正著手進行認證的申請。
圖左為印尼MUI認證單位,圖右為臺灣清真推廣中心,協助通過認證的台灣商品申請補助。(陳奕安拍攝)
印尼駐台代表羅伯特(Robert James Bintaryo)先前表示,本次活動邀請70家印尼企業來台灣進行B2B商業對談,希望台商可以配合新南向政策,到印尼成熟的工業區投資,或是參與基礎建設計畫。
2018年「台北印尼精讚週」活動規劃精彩,除了帶來商業貿易的新契機,也讓民眾對印尼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看見不同的印度尼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