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2018新一代設計展,看見年輕學子呈現外籍移工的「心」樣貌

2018新一代設計展,看見年輕學子呈現外籍移工的「心」樣貌

撰文、攝影/陳奕安

目前台灣的外籍移工人數逼近70萬人,日常中不難看見他們的身影,但許多民眾對其仍充滿歧視與刻板印象;然而,對於許多1990年之後出生的年輕學子而言,外籍移工早已是他們人生中習以為常的一部份,相較於高齡長輩,年輕世代對於多元族裔的態度是更開放、更容易接納的,甚至有一小部份人願意將求學時期最寶貴的「畢業製作」或「畢業專題」用在移工身上,目的只為讓更多人認識這群來自異國的移人們。

被全國大專院校的設計及藝術科系學生視為年度盛事的「新一代設計展」,每年都吸引數千學子絞盡腦汁、燃燒青春參展,為的就是希望在展覽中呈現出自己最滿意的成果;2018年新一代設計展舉辦於5月25日到28日,而特別的是,我們在展場中發現「移工世代」「移樣計畫」「移分子」三組來自不同學校的青年學生團隊,不約而同以外籍移工為主題,透過極具巧思的設計激盪出煥然一新的火花,拉近移工與台灣人之間的關係。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移工世代」

台中「1095文史工作室」的一場演講,開啟「移工世代」小組組長邱得為對相關議題的關注。他認為,由於新舊觀念落差和主流媒體的渲染,部分台灣人仍對移工存有誤解。

2018新一代設計展中「移工世代」的攤位,展出議題繪本、影片、移工地圖等等成品,希望透過各種管道,建立台灣人對移工的認識。(陳奕安拍攝)

「移工世代」以團隊設計的「雞蛋人」作為各國移工的卡通化造型,可愛的形象瞬間讓移工們變得十分容易親近。(「移工世代」提供)

「移工世代」試著以不同的設計風格詮釋移工的生活形態,並以宗教文化、生活場域、制度議題等面向為主軸,再以團隊成員精心設計的「雞蛋人」作為主視覺,使用俏皮的插畫呈現其生活樣貌,配合社交軟體上的議題及資訊分享,讓普羅大眾對移工有更深入且正面的了解。在文化方面,「移工世代」內容著墨於東南亞國家的主要宗教信仰和常見節慶,包括伊斯蘭開齋節、泰國潑水節等等;而活動場域則包含台北車站、華新街、聖多福天主堂、東協廣場等移人們的集會場地。

https://www.facebook.com/MigrantWorkersGen/videos/1349871391825971/

由「移工世代」團隊所製作的《30秒了解移工生活圈-聖多福天主堂》動畫影片,以活潑可愛的風格讓觀者在短時間內認識菲律賓移工的活動場域。

邱得為透露,起初他們僅針對移工的文化及活動場域進行創作構思,但在團隊採訪1095文史工作室創辦人官安妮的過程中,意識到移工制度是更值得探討的議題。「希望大家能格外關注移工制度議題。」邱得為解釋,相較於近期許多人因為新南向政策才開始注意東南亞文化,「移工世代」更重視外籍移工在台灣生活上的困難,像是低落的生活品質、勞資之間的緊張關係等,移工們常常有苦說不出,因此「移工世代」希望用可愛的圖片和短片讓閱聽眾從另一個角度看見移工,同時也喚起社會對議題的重視及思考。

「移工世代」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igrantWorkersGen/

「移工世代」一名組員(圖中翻書者)向參觀者介紹其創作理念,團隊透過平面設計及動畫影片,生動呈現移工的宗教文化、生活場域、制度議題等面向。(陳奕安拍攝)

 

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系:「移樣計畫」

「讓東南亞移工和台灣人憑著印象畫出對方的臉,發現其實是很難分辨彼此的。」這是「移樣計畫」團隊完成計劃之後的感觸,這組成員就讀的中原大學位於全台灣移工人數最多的城市桃園,組員胡家齊說明,她們意識到移工經常受到歧視,因此盼望透過實際行動扭轉現況,因此「移樣計畫」從顯而易見的面孔著手,讓移工們拼貼出印象中的台灣人、台灣人也勾勒出印象中的移工。

2018新一代設計展中「移樣計畫」的展區,牆上的文字傳達團隊的設計理念,盼望大眾能了解移工的內心世界,發現「我們都一樣」。(陳奕安拍攝)

當所有參與計劃的移工與台灣人所繪製的畫作一同擺放時,其實根本無法分辨畫作裡的面孔誰是東南亞人、誰是台灣人,「移樣計畫」就是藉著這個現象,將拼貼臉活動的成果進行二次創作,在人來人往的場所展示再製作品,讓更多人從外表漸進了解他們的內在與初衷,傳遞「移工與我們沒有不一樣」的概念。而原始成品集結整理後,也於桃園的東南亞書店「望見書間」中展出。

胡家齊分享,並非所有移工都能使用流利的中文,因此計畫執行的過程中時常碰到語言阻礙,需要透過翻譯老師或使用英文交流,但也因此看見移工們熱情友善的一面,即使溝通受阻,仍不厭其煩地試著了解對方。

「移樣計畫」將移工、台灣人分別拼貼出的臉孔重新進行繪製,最後發現根本分不清這些臉孔裡面誰是台灣人、誰是東南亞人。(陳奕安拍攝)

胡家齊提到,團隊在計畫之初原本想單純以報導為主,爾後調整方向,希望以與移工實際接觸為重,並親近他們的生活。除了臉孔拼貼與重新繪製,「移樣計畫」也以文字報導、紀錄片、文創周邊等形式傳達理念,文字和影像記錄了計劃實作過程以及團隊與移工們的深度對談,文創產品則側重移工們的生活,例如移工們辛勤工作一周後終於能放假的周末意象。

「移樣計劃」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7%A7%BB%E6%A8%A3%E8%A8%88%E7%95%AB-Migrant-Project-20513058025640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Pt76XEtZmM

「移樣計劃」的前導預告片,團隊以紀錄片形式呈現活動流程及成果,同時傳達其核心價值。

 

嶺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移分子」

「我們跟移工同樣都在台灣這片土地生活、打拼,就像一份子,一家人。」隔著人牆也能聽見「移分子」組員林柏璿熱情的介紹,「移工和台灣人同為人生奮鬥,但卻缺少認識彼此的機會。」

「移分子」組員林柏璿(左一)以東南亞的慶典插圖為例,向參觀群眾說明設計理念。(陳奕安拍攝)

「移分子」團隊從這樣的想法出發,以日曆作為載體,傳遞移工與台灣人兩者之間的關係,並蒐羅印尼、越南、菲律賓、泰國等四國的傳統節慶,從中選擇每個月最具代表性的慶典,將其特色繪製成四幅插圖,製作成能夠雙向溝通的日曆,其中半份日曆上,使用台灣人手寫、給予移工鼓勵與加油的善意語句,拼湊出365天滿滿的溫暖;另外半份則為節慶插圖集,讓台灣人能透過圖片和簡單文字說明,認識東南亞的文化、宗教,從而瞭解移工們的背景。

「移分子」團隊設計能雙向溝通的日曆,透過特色節慶連結移工與台灣人,為雙方創造彼此了解的機會。(「移分子」提供)

林柏璿分享,「移分子」團隊認為已有許多團體探討在台移工的現況,但實際關心移工的台灣人仍是少數,因此希望創造能主動認識彼此的方式,拉近人與人的距離。此外他提到,之前他去參加1095文史工作室的聖誕活動時,發現移工很熱情、也樂於了解台灣文化,他說:「或許有人認為台灣人是地主、移工是外來者,因此無須主動接觸移工們,但放下這類的成見,雙方才能有真正的交流。」

「移分子」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7%A7%BB%E5%88%86%E5%AD%90Migrant-Partner-2046087572272512/

新一代設計展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設計展覽,對許多參展的學生來說,或許只是為了滿足畢業門檻才硬著頭皮參展,但「移工世代」的邱得為認為,他們並不是因為要拼畢業才製作這個專題,「若為了畢製才去關注議題,就失去了原先的意義。」他也表示即便新一代設計展結束後,團隊對於移工議題的關心和探討仍會持續不斷,這才是創作賦予他們的真正價值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