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看見印尼 ‧ 守護台灣」展:兩國文化之美與存續議題的用心呈現

「看見印尼 ‧ 守護台灣」展:兩國文化之美與存續議題的用心呈現

撰文、攝影/楊麗娟

印尼別稱「萬島之國」,這個由一萬七千個島嶼組成的國家,擁有多樣化且淵遠流長的文化,無論我們過往對印尼的印象是什麼,在近期於台中市舉辦的「看見印尼 ‧ 守護台灣」展覽中,我們可以透過靜態文物、動態舞蹈、穿著沙龍、樂器體驗…等,深入看見印尼文化真正的面貌;隨著展場動線逐漸深入,就像是打開多層包裝的驚喜包似的,觀展民眾能一一飽覽印尼七項經聯合國登錄的無形文化資產,讓它的美麗繽紛與深厚人文底蘊,重新定義我們心中的印尼形象,也反思台灣本土文化的保存及曝光。

「過去我從未看過這種將印尼的重要文化共同呈現的展覽,而且還是在外國(台灣)!」這是來自印尼的其中一位展覽協力者的讚嘆。

印尼短劍、蠟染、搖竹、峇里島傳統舞蹈、印尼皮影戲、薩曼舞、諾肯袋,這些都是印尼從2003年開始,在民間保護有成與國家推動下,登錄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無形文化資產,由於它們是印尼不同地區的代表文化,因此罕有像這場展覽一樣聚在一起展示的機會。此外假日安排的表演與工作坊,更從印尼當地邀請專業人員,讓民眾可以現場看見印尼皮影戲,並親自體驗蠟染。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踏入印尼重要無形文化的世界吧!

本次展出的七項重要印尼文化資產。(楊麗娟拍攝)

 

蠟染(Batik):一走進展場,蠟染沙龍體驗區與印尼新婚禮服展示區,讓人看見蠟染在印尼生活中的各種應用。蠟染是印尼的國服,除了出席國際會議皆會穿著外,每周五的「Batik日」,政府還規定學生、公務員都必須穿著上班上課。這件國服之所以被稱為蠟染,是因為工法是先將融化的蠟以手或模具塗在布料上後染色,沒塗到蠟的地方就能染上色並顯現出圖案。蠟染與印尼人的生命禮俗緊密相連,從剛出生嬰兒包裹的布料、新婚、一直到逝世等時刻,不同圖案的蠟染代表了對穿著的人的保護與祝福。

圖中地上投影著蠟染的製作影片,四周懸掛的每一塊蠟染布料都有不同的意義。(楊麗娟拍攝)

左邊是新婚夫婦使用的布料,是「擁有品德、榮耀與財富」之意;右圖是北加浪岸(Pekalongan)的特色蠟染,由於當地長期與中國通商,使該地蠟染紋飾也以中國藝術品常見的花、鳥為主。(楊麗娟拍攝)

 

印尼皮影戲(Wayan Kulit):在各國的皮影文化中,印尼皮影戲以雕工華麗而聞名,內容多出自於印度史詩與爪哇當地傳說。

左圖為操偶的模擬情況,畫面中右邊的人物是爪哇羅摩衍那(Jawa Ramayana)史詩的羅什曼那(Lesmana),是友愛兄長的俊美戰將;右圖為本展入口意象的須彌山/生命樹,會在表演的開場、換場與結束的時刻出現。(楊麗娟拍攝)

印尼傳統樂器甘美朗(Gamelan,鑼鼓合奏樂)與皮影戲的合演示意情境。(楊麗娟拍攝)

 

峇里島傳統舞蹈(Tari Bari):被稱為「眾神之島」的峇里島,舞蹈與其主要的印度教信仰關係密切,各式宗教祭禮皆以舞蹈來祭神,衍生出眾多特色舞蹈與服裝樣式;另外,那種傾全力準備歌舞等工作、為神奉獻的精神被稱之為「Ngayah」。「Ngayah」雖然讓人聯想到台灣近期的迎媽祖,但現今隨著跟轎走完全程的人已越來越少,但在峇里島,仍可見村民全體一起活躍於祭祀與歌舞準備。

峇里島版的舞龍舞獅 -- 巴龍(Barong),在劇中代表善的力量。(楊麗娟拍攝)

現場展示九種峇里島的舞蹈服裝,此為其中三種。左邊是克差舞(Tari Kecak),源自於驅邪用的宗教儀式,以入神(Trance)的舞蹈加以50人以上仿甘美朗的合唱邊舞邊唱;中間是面具舞(Tari Topeng),單一舞者以面具轉換代表老人、王子等不同角色;右邊是迎賓舞(Tari Pendet),女性以眼色與眼神轉動表達情感,並朝賓客撒花瓣表示歡迎。(楊麗娟拍攝)


影片說明:薩曼舞(Saman)是在西元二世紀左右,伊斯蘭教傳入印尼時,將馬來舞蹈結合伊斯蘭詩歌以傳頌宗教之舞蹈,主要呈現方式是一致整齊擊掌與拍胸,並隨著節奏加快讓氣氛熱絡起來。

左邊的是搖竹(Angklung),原先用於祭祀,但現在已成為國家代表樂器,從學校開始傳承教育,並能組成大型樂團;中間的是巴布亞島的諾肯袋(Noken),由植物纖維製作的女性專用袋,在現代化下已漸被塑膠袋取代;右邊的是具有不對稱與細膩美感的印尼短劍(Keris),具有多種樣式與品評規則,具有神話象徵、社會地位、傳家寶、護身符等意義。(楊麗娟拍攝)

 

在展覽的動線末尾,可見12項台灣文化與影片展示區,讓印尼與台灣文化融合在同一展覽裡。主辦的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傳藝民俗組陳小姐說,這次的定位是交流展,未來預計每兩年辦理一次類似的國際交流展。此外她強調,印尼在UNESCO獲得七項無形文化資產登錄,成為一項耀眼的卓越成果,希望能藉此讓台灣人拓展國際視野,並以印尼為榜樣,刺激更多在地人愛護、傳承本地文化。

這次展覽的跨國交流,也的確令我們看見印尼人對文化的可佩精神。許多展品獲得日惹國立藝術大學的友善支持外,主辦單位也有機會與許多從印尼邀請來的藝術家互動與合作。陳小姐說,也許是當地的文化倫理與信仰都較未喪失吧!從他們的身上,真的可以感受到無私奉獻的精神(Ngayah),即使是我們所謂的無形文化,但在他們的崇敬與專注態度下,感覺卻十分立體,令人感動。

展場也展示台灣的12項潛力無形文化資產,包含泰雅口述傳統與口唱史詩、布農族歌謠、北管音樂戲曲、布袋戲、歌仔戲、糊紙、阿美族豐年祭、賽夏族矮靈祭、王爺與媽祖信仰、上元節與中元節。(楊麗娟拍攝)

 

觀察現場平日上午的參展民眾,有社福團體,但更常見台灣的年輕人們帶著好奇的眼光在展場四處梭巡。距離火車站與眾多移工聚集的第一廣場不算太遠的這個展覽,是否也有印尼人來呢?展場的工作人員說,不只是移工,印尼留學生或是推著老人的看護都有見過,而他們看到這些展品時「真的是超嗨的!」陳小姐說,他們也注意到在台中的印尼新住民與移工有兩萬人左右,展前就將資訊交給移民局放上網站,也在第一廣場發傳單,而她也因此意外發現移工間的社群網絡力量之強大,像是同事家中的看護,就是透過印尼朋友群組得知這個展覽。

這場印尼、台灣文化交流展,主軸放在「看見那些存在於旅遊視野之外的印尼」,並輔以UNESCO無形文化資產做主打,不僅讓我們從文化角度重新認識彼此,看見兩國文化的豐饒與珍貴,也讓我們之間的互動有了更多新的想像 -- 除了文化保存之外,我們還有甚麼能與印尼相互學習的呢?此外,當這個展覽的後續影響力漸漸擴散,相信也會讓這片土地上兩個國度的人,進而更加了解與親近。

台中市第一廣場(東協廣場)的入口。(楊麗娟拍攝)

 

「看見印尼 ‧ 守護台灣」無形文化資產2017交流展

時間:1/20~4/9 9:00~17:00
地點:台中市南區復興南路三段362號(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雅堂館)

註:無形文化資產的定義,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資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根據公約,非物質文化資產包括以下5個方面:口頭傳說和表述,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資產媒介的語言;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禮儀、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傳統的手工藝技能。(資料來自維基百科「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