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下一站,異國之門》:桃園市建國國小的移民/工踏查計畫

《下一站,異國之門》:桃園市建國國小的移民/工踏查計畫

撰文、攝影/張喻晴

踏入桃園市建國國小的中廊,車站看板、木條長椅各據一方,牆上則貼滿移工照片、異國國旗及蝌蚪狀的陌生文字,看似兜不起來的物件組合,總是讓來客心生時空錯置感,但對於這所學校的師生來說,這其實是重新認識家鄉的開始。

桃園市建國國小中廊入口(張喻晴拍攝)

放置了二十年老木椅、往返站牌後的中廊,儼然就是個準車站。(張喻晴拍攝)

目前桃園市的東南亞移工有10萬餘,若再加上2萬餘的婚姻移民,全市粗估有13萬的東南亞移人,而桃園後火車站前的腹地,因鄰近交通軸心、龜山工業區等多個重要據點,一到假日,便成為他們遠離勞作場域,得以暫時喘息的所在,逐漸形成異國招牌林立的消費景觀,而建國國小就位處於距離後站腳程不到十分鐘的地方,種種的地緣關係為《下一站,異國之門》這個展覽埋下了伏筆。

《下一站,異國之門》展覽為建國國小既有的鄉土踏查計畫之延伸,讓小朋友走進先前從未探勘過的移工商圈,在展覽底下的三個單元「大開眼界-行李箱」、「穿越時空-生命樹」、「在地生根-影像空間」中,孩子們透過藝術創作、布置到導覽介紹,收集自己對於「移民/工」與「在地」的想法。

 

築城前,誰是城裡人?

移民/工的故事縱然不是新的,但將這些故事納入課程中,甚至在最後成為藝術展出,對於師生雙方來說都是新嘗試,那這一切是怎麼開始的呢?

去年夏天,桃園市文化局邀集當地社群,以「築城記:桃園城中藝術行動」為名,企圖站在時間軸上,由在地文史討論公共議題。過去的風華,街巷中有半百老店能當起說書人,但若要描繪桃園今日樣貌,則自然要納入落根已久的移人臉孔,而坐落於後站商圈的建國國小便就此被「築城記」計畫納入,與東南亞主題書店「望見書間」等團體攜手,帶領孩子們由文化課程、參觀附近印尼商店等方式,靠近東南亞文化。

「我們以前踏查的都是附近的土地公廟、耆老,頂多再加入一點客家與原住民,但近年我們開始意識到新的發展,例如新移民比例增加,每天都會經過一些寫著異國文字的招牌。」該校美術老師李昭儀說,「但是文化就是一個脈絡的發展,到了這個moment有新東西跑出來了,那我們是不是應該加入它再繼續往前走?」築城記結束後,孫道庸、游裕德、李昭儀三位老師觀察到,儘管孩子們的生活範圍都與移工、新住民相疊,兩者間卻疏離鮮少互動,因此在獲得民間機構計畫核定,有了額外經費補助後,他們決定讓孩子走進街巷,親自體認所謂的「在地」,其實比他們所想像的更為廣袤。

《下一站,異國之門》課程紀錄(張喻晴拍攝)

 

城的崩解

要帶著孩子們重新認識這座充滿移人的城市,勢必要先向新城中人拜個碼頭,老師們笑著說:「我們就街頭巷尾買一輪!」於是在走遍越南美髮店、印尼自助餐、雜貨店、通訊行,甚至被匯款公司拒之於千里之外後,這座每日從朝七看到晚五的城崩解了,開始被看見的反而是更小單位的族裔與階級,例如游裕德老師便細心觀察到,後站地景會因時間而遞嬗。

「這條街平日屬於新住民,但到了假日,移工從各地聚集而來,這裡又不一樣了!」他更補充:「但新住民還分成老闆和員工,員工就是事事都要問店主,但老闆說起話來就是有餘裕又好溝通。」儘管同樣是新住民,彼此還是存在著雇傭間的幽微張力,所謂的東南亞,因如此細緻的觀察,不再是一團模糊的「群」,而是各自立體的生命單位。

桃園市建國國小鄰近桃園後站東南亞商圈,小朋友幾乎天天都會看到異國文字招牌。(張喻晴拍攝)

 

劉姥姥進城

當小朋友們正式走進自家巷口進行踏查時,卻個個如劉姥姥現形,隨時飽受文化衝擊。第一波衝擊來自感官,孩子們大喊:「我買的明明是零食,卻辣得不得了!」「她們傳統服飾怎麼那麼金光閃閃?」所有經驗都因出乎孩子所熟悉的脈絡而成為一陣陣驚嘆;第二波衝擊則來自於挫折,比如說儘管禮貌打過招呼、卻還是被拒訪的場景,「但不管什麼經驗都很好,我們希望他們對於身邊事物更有感。」秉持著這樣的想法,這群老師陪著孩子在鄉土裡探險,而孩子也把旅途中的所思所想帶進了創作裡。

在「在地生根-影像空間」單元中,學生張宜秀分享了拍攝越南美髮店時,竟發現店內員工竟然是同學媽媽的友人,這位阿姨甚至還進房特別整理了儀容,就是為了與孩子們合影的趣事;而「穿越時空-生命樹」則是利用各國經常使用的顏色,結合東南亞語種單字,以五彩斑斕的樹木展現移民於台灣落地生根的意象。

「穿越時空-生命樹」單元中的越南生命樹(張喻晴拍攝)

學生楊尚斌分享說,因東南亞商圈有些招牌只有外國文字,造成觀察時的困難。(張喻晴拍攝)

另外,「大開眼界-行李箱」為孩子從自己的踏查記憶庫,挑選出一位東南亞人物後,在箱子中置入不同物件形容其特質,例如負責導覽該區的學生林禹岑便以泰式餐廳招牌剪貼、泰國米餅與魷魚乾等素材,描繪一位泰籍女工的行囊,更有同學以畫家、大學生、廚師為題,使移人的樣貌不再止於產業及婚姻框架。

而此區展品最引人拍案的巧思,在於刻意隱去答案標籤的設計,使觀眾得以猜測「這是誰的行李箱?」、「他來自哪裡?」、「又為什麼來到台灣?」之後再翻開解答,並從中思索什麼因素決定了自己的猜測,是大眾印象亦或自身經驗?透過簡單的互動設計,任何受眾都能從中暖身,看見不同身分裡的旅人。

林禹岑介紹自己創作的旅行箱,她以泰式餐廳招牌、泰國米餅與魷魚乾等素材,描繪一位泰籍女工的行囊。(張喻晴拍攝)

「大開眼界-行李箱」從設定角色到製作的過程。(張喻晴拍攝)

 

新城人與舊城人

當被問到:這項課程是否有收到任何受訪者的回饋時,老師們都說最印象深刻的是,多位新住民受訪者都曾表示:自己在此居住很久了,甚至小孩還就讀建國國小,但這件事情卻很少被意識到。

而孫道庸老師也分享,開展第一天,街區的阿姨與店家受邀前來觀展時,好多人都慎重地穿著自己國家的傳統服飾,聽小朋友導覽著自己的生活故事,「我覺得人就是這樣,有了互相的互動之後,會覺得彼此被認同。」李昭儀老師下了註解。

多位新住民受訪者皆受邀前來看展,並留下多國語文的簽名。(張喻晴拍攝)

「大開眼界-行李箱」展區意象(張喻晴拍攝)

 

最理想的看城辦法

「現在大家都會說:我們要發掘本土的故事,可是這麼多移民、移工生存的故事,不也是在台灣土地上發生的?卻一直沒有人把他們拉進來……我們現在追尋的台灣老故事,只不過是再早一點發生的事情而已。」桃園區東南亞主題書店「望見書間」創辦人林周熙如是說。

近年來,隨移工議題在台灣逐漸發酵,體制內外多個社群皆嘗試以不同的切入方式,撐起移民/工與臺灣人之間更大的對話空間,然而,這也引起了另一個命題:我們要如何進入這些故事?

以國小的教學現場來說,當初老師們利用藝術課程切入移民/工議題,即是希望雖然小學生目前對於勞雇關係等概念尚不明確,還沒辦法做到尚嫌生硬的價值批判,但孩子們仍因課程而了解到有一項模式 -- 藝術創作,能讓他們整理自己的感官經驗,從中察覺到一個更大的「在地」,亦或,如老師口中幾位小朋友在課中接觸了東南亞食物後,於課後帶著家人「回訪」,就是這項課程最好的回饋。

在另一方面,林周熙也分享自身經驗,「十個人裡面大概有一個會有閱讀的需求,但剩下九個,不是就不理他,我們要做的是想想還有什麼方法?」於是,在提供東南亞文化與語言相關的書籍以外,望見書間也開始出現相關文化講座、語言班等其他的對談方式,「至少在活動過程中,他們可以互相閱讀彼此,我們的精神還是一樣,每一個人是一本獨立的書。」

從對談裡一窺兩端實作經驗,結論大概是:所謂最理想太不切實際,最適合受眾的,就是好方法。